作者:Michael J. Casey,coindesk 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
比特幣最引人注目的特性之一就是它的不可阻擋性。那么,為什么最近一項調查中有如此多的人認為它會在 2024 年失敗呢?
想感受 “普通人” 和加密貨幣狂熱者之間理解鴻溝的實證嗎?看看上周德意志銀行對 2000 名零售客戶進行的調查結果吧。
最讓人震驚的發現居然不是三分之一受訪者認為比特幣將在年底跌破 2 萬美元。要知道,這可是它當前價格的一半還不到,更是遠低于安東尼·斯卡拉穆奇 17 萬美元的預測目標。斯卡拉穆奇的預測和其他看漲觀點均認為,今年 4 月的下一次減半后,ETF 推動需求將會撞上日益稀少的供給,從而推高價格。
真正讓我坐不住的是一個關于比特幣存亡的問題:認為比特幣將在未來幾年消失的人比相信它會一直存在的人還多。
了解我的讀者群體,我確信你們中的不少人此刻一定在搖頭,腦海中閃現著 “比特幣已死” 的老梗。正如這個記錄比特幣死亡報道的網站俏皮地指出,自 2010 年以來,比特幣已經 “死亡” 了 475 次。
然而,真正的笑話是我們自己。經過這么多年,無數次反事實預言證明了唱衰派們的愚蠢,而且盡管比特幣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取得了 13 年來最佳投資回報的驕人成績,人們仍然認為它即將消失,這無疑證明了這個行業在宣傳和溝通上存在巨大失誤。我們并沒有真正解釋清楚比特幣是什么,沒有讓 “普通人” 真正理解它。
我承認,我也跟許多人一樣,對于普通大眾對比特幣的誤解感到沮喪和煩躁。這種心態只會拉大理解的鴻溝,讓我們更難取得像 “普通人” 阿明那樣的信任,也很難幫助他理解這個復雜陌生的概念。
看到 Deutsche 調查結果時,我下意識的反應是:拜托,真的嗎?比特幣今年就要死了?它到底會怎么消失?誰來關掉它?比特幣是開源代碼,沒有任何個人或公司擁有關閉它的開關。難道你們的意思是,所有參與的人會集體行動讓它消失?你們真的認為成千上萬投入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面的人——礦工、開發者、投資者、用戶——他們之間根本無法協調,卻能同時集體放棄它?嗯,好吧...
比特幣死亡論之所以讓人惱火,是因為它直接與比特幣核心價值主張——無法被關閉——相矛盾。在一個任何東西都可能被政府、銀行、網絡平臺或黑客控制的世界里,不可阻擋是一個強大的概念。我們擁有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發明:一個基于數學的、不可篡改的價值轉移系統,每十分鐘鐘表滴答一聲,就自動產生一個新的交易記錄塊,完全不受任何干擾或審查。人們真的應該對它感到驚嘆。
但事實并非如此。“阿明”對此不以為然
這可能是因為這個概念太抽象了。對他來說,它有什么切實的好處?他有美元,它們或多或少地滿足了需求。雖然他可能對政府不滿意,但他接受了它的貨幣體系。思考一個不受審查、非政治化的價值交換形式如何能夠在全球范圍內超越國家依賴系統,支撐人類主權,對他日常的生活來說毫無意義。
“普通人” 阿明需要的是信任,而遺憾的是,他并沒有從加密貨幣社區那里得到這一點。
如果有人要向他推銷他無法理解的東西,阿明會對信任這個人設定更高的標準。當與這個東西相關的人的行為證實了他的偏見時,他會得出結論:他們——以及他們推銷的東西——不可信。
所有的噪音、吹噓、“飛上月球”和“繼續做你的窮鬼吧”的MEME、炫富、癡迷……無論這些行為是否合理,都讓阿明更難相信比特幣。
我們需要的是簡單、同理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