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比特幣上漲真實原因是什么?
如果說今年哪一個資產最值得關注,答案無疑是比特幣,要知道,其價格從年初的19,000美元左右一路上漲至年底的45,000美元左右,漲幅超過136%。通常而言,比特幣上漲無非幾個原因,比如美聯儲降息刺激宏觀環境向好、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等,但這次可能有所不同,因為比特幣的“特質”似乎正在發生改變,從單純吸引投資者的價值存儲,逐步轉移到應用層,Koala考拉財經將在本文中進行深度分析解讀。
銘文“刺激”比特幣生態用例大爆發
最近比特幣生態中最受人關注的無疑是“ORDI”,最近幾天,隨著比特幣價格沖破44,000美元,ORDI價格上漲的令人驚訝,但隨著ORDI的崛起,讓人們第一次看到比特幣并不是只能扮演價值存儲的角色,還有更多實際用例。
根據Dune Analytics最新數據顯示,當前Ordinals銘文鑄造量已接近5000萬枚,費用收入已超過3600枚BTC,約合1.55億美元。
事實上,ORDI這波熱潮不僅單純促進了銘文賽道的發展,甚至可能推動比特幣區塊鏈二層網絡的發展,用戶在二層網絡執行層創建鏈下交易通道,通過鏈下計算方式的處理交易,在提高可擴展性和吞吐量的同時降低交易成本。
我們知道,現階段銘文協議使用比特幣一層網絡鑄造NFT,允許用戶將數據嵌入到比特幣區塊鏈中,并包括Ordinals(聰的編號機制)和Inscriptions(用任意內容刻寫聰),本質上是創建比特幣原生的非同質代幣(NFT),雖然這會增加比特幣網絡的交易量,但同時也可能給比特幣網絡帶來一定負擔,為解決這些問題,基于比特幣主區塊鏈構建的二層網絡可能會因此興起。
在當下“初牛”上漲勢頭迅猛的市場背景下,銘文熱潮帶動了更多人關注比特幣生態建設,推動比特幣生態構建更多的可能性,為比特幣生態帶來新的活力,促進比特幣生態的進一步發展,如果能夠推出更具創新性和吸引力的Layer 2或其他新形式敘事,無疑對整個加密行業有利。
生態用例增多并未削減比特幣“價值存儲”屬性
比特幣自誕生之日起就被視為一種價值存儲資產,其稀缺性和不可篡改性是其價值基礎。在2023年,全球經濟面臨著通貨膨脹、地緣政治沖突等風險,投資者對傳統金融資產的信心有所下降,轉而將目光投向了比特幣等數字資產。
事實上,比特幣不僅是一種價值存儲資產,還具有多種生態用例。在2023年,比特幣在支付、金融、保險等領域的應用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在支付領域,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據統計,目前全球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商家已超過了100萬家。在金融領域,比特幣衍生品市場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截至2023年底,比特幣衍生品市場規模已超過了1萬億美元,另外在保險領域,比特幣保險也開始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毫不夸張地說,生態用例的拓展并未削減比特幣“價值存儲”屬性,反而為比特幣的價格提供了支撐。隨著比特幣在更多領域的應用,其需求將會進一步增加。
機構投資者的入場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開始布局比特幣等數字資產。有分析指出,今年全球機構投資者在比特幣等數字資產上的投資總額超過了1,000億美元。機構投資者的入場,為比特幣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升了比特幣的價格。而隨著比特幣價值屬性的不斷提升,以及在全球金融體系地位的進一步提升,價格也將會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長趨勢,而機構投資者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入場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的價值屬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機構投資者希望通過投資比特幣來分散風險。
機構投資者希望通過投資比特幣、以及比特幣ETF來獲得更高的收益。
截至目前,多家全球資管巨頭都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現貨比特幣ETF的申請,其中包括貝萊德(BlackRock)、富達(Fidelity)和Invesco、Bitwise、灰度(Grayscale)、Valkyrie等,此舉勢必為未來與加密資產相關的金融產品開創先例,一旦監管批準將被視為比特幣更廣泛應用的一步,也是主流金融市場的重大創新。
傳統的證券交易市場具有成熟的交易制度和基礎設施,能夠為比特幣提供更高效的交易環境。此外,現貨比特幣ETF的交易價格將會更加透明,這將有助于投資者更好地了解比特幣的價格走勢,隨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2024年1月對現貨BTC ETF開放申請的最后期限即將到來,這些利好因素進一步驅動了比特幣價格在年底走高。
總結
可以說,生態用例的拓展為比特幣上漲提供了支撐,價值存儲屬性是比特幣上漲的重要因素,而機構投資者入場是2023年比特幣上漲行情的最大推動力。
當然,2023年比特幣上漲行情也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例如,如果全球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投資者對比特幣的需求可能會下降;如果監管機構收緊對加密貨幣的監管,也可能會對比特幣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但總體而言,市場正朝著光明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