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海,PicWe Co-founder;來源:白露會客廳
比特幣現貨ETF被美國SEC批準,為虛擬資產市場打開了新的大門。法規(guī)在不斷推動行業(yè)向有秩序有保障的方向發(fā)展,合規(guī)也成為了2024年的重頭戲之一。誰能率先合規(guī)落地,在機構跑步入場的未來,才能搶得先機。
合規(guī)交易所也罷,獨立券商也罷,屬于他們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白露會客廳今日薦讀:專研Web3券商代買服務的PicWe聯合創(chuàng)始人北海,關于合規(guī)交易所與Web3券商發(fā)展解讀。了解Web3行業(yè)現有問題,認清合規(guī)交易所和Web3券商的重要性,解讀后ETF時代Web3券商的定位和未來。
以下為原文內容。
一部《繁花》劇,半部券商史。
Web3的人看繁花這部劇,都有很強共鳴。很多人在看劇時下意識的將“股票”換成了“Token”。90年代的中國股市和當下的加密貨幣市場如出一轍。時時都有人滾倉暴富或爆倉“立正”,天天都希望朋友賺錢又害怕“朋友開路虎”,月月都有讓人拍斷大腿的錯失自由機會。如今ETF已通過,Web3也將從“老八股”時代邁入大繁榮時代。
《繁花》中,“西康路101號”是爺叔寫給阿寶買股票的地方。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托投資公司靜安證券交易部的別稱“西康路101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這里是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券商的起點。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哪里是Web3的“西康路101號”。
傳統(tǒng)證券市場,普通交易者無法進入交易所,只能在券商(證券公司)設立的營業(yè)廳下單,由券商代理完成股票的實際交易。Web2時代,用戶無需到線下營業(yè)廳下單,可通過電子終端完成遠程下單操作。但普通交易者依舊無法在交易所直接下單,仍需要券商代用戶完成交易。這就是券商最基礎的作用“代買服務”。
Web3內的交易所(Exchange)沒有限制,任何用戶都可以直接在交易所中進行交易。那么Web3需要券商嗎?
傳統(tǒng)交易所很多采取會員制,證券交易所不以營利為目的。由會員自治自律、互相約束,會員可以參與交易所的股票買賣與交割。
Web3交易所分為兩種:中心化交易所(下稱Cex)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下稱Dex)。Dex的利潤來自于兩項:一是交易手續(xù)費,二是Dex的平臺Token增值。而Cex除了這兩項收入,還有第三項收入即客損。客損是指用戶在交易所因交易而損失的金額。用戶在交易所下單,交易所需要同步幫用戶交易相應數量的Token,這是交易所的交易職能。至于Launchpad和其它業(yè)務,會隨著合規(guī)化轉型的推進,將不再是交易所的主營業(yè)務。
強總聯合交易所,寶總和麒麟會全部被埋。想象一下,如果《繁花》中的交易所股票不需要真實資金的買賣,只要強總一句話就可以漲跌,那么十個麒麟會也救不了寶總。
在現行交易所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交易撮合和虛擬交易等情況。交易撮合是合理的,可以提升交易效率。但虛擬交易則風險很大。永續(xù)合約等金融衍生品原本是讓用戶相互對賭的虛擬交易。永續(xù)合約價格與現貨價格無需一致,各家交易所的同一個Token永續(xù)合約價格也可以不一致。但在賭注和“手牌”對交易所是透明的情況下,很多交易所會主動下場,操控虛擬交易價格,穩(wěn)贏用戶。因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被交易所插針爆倉的情況。比如孫哥去年上演的HT埋大戶事件。
有的Cex明明沒有足夠量的Token,卻提供相應的交易量。確實大部分用戶在交易所只是炒幣,但也會偶發(fā)用戶要提現的情況。一些小交易所會采取不允許“提幣”的措施,只允許數字上的買賣。而大交易所則會暫停“提幣”,用這個時間到鏈上或其它交易所購買足量的Token。但這個過程幣價的波動會讓交易所造成一定的損失。因此,所持有Token現貨的數量成為Cex的核心競爭力。而交易所屯幣,又會進一步加劇Web3的流動性不足。
這些問題都是交易所合規(guī)之路的阻礙,未來,終將解決。
加密貨幣市場總體體量依舊較小。目前,傳統(tǒng)金融市場依舊占主導地位,體量遠非加密貨幣市場可比。以證券市場為例,全球證券市場總市值約110萬億美元,其中美國證券市場總市值約45.5萬億美元,占比約42.1%。而經歷去年11月到近期的大幅增長,加密貨幣市場總市值才剛剛恢復到1.59萬億美元的市值。總體量剛剛超過全球證券市場第16名的澳洲,離第15名的韓國證券市場,依舊有些許差距。
加密貨幣資產無法相互兌換。Token、NFT、銘文等資產采用的協(xié)議各不相同,如ERC-20、ERC-721、BRC-20等。不同協(xié)議的資產無法直接轉換,有的可以借助第三方工具完成swap,有的只能通過市場拍賣,用Token結算。
每條公鏈都在分割流動性。不同鏈上的Token,只能通過跨鏈橋轉移,既慢又不安全。于是大量公鏈內的資金都基本只在單一鏈中流動,每發(fā)一條新公鏈,在外部資金進入有限的情況下,都是在分割原本流動性就匱乏的加密貨幣市場。
Dex的發(fā)展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用戶的需求。Dex局限于單一公鏈或者部分生態(tài)。對于普通用戶來說,相較于Cex,Dex的操作比較繁瑣,學習成本較高。而且鏈上交易存在被套利或者被“三明治攻擊”的風險,一旦操作不慎,容易造成大量損失。
2023年12月14日-2024年1月11日MEV分類別數據
2024年1月10日套利案例,通過閃電貸用25U的成本賺取1.7萬U的利潤。
無法一鍵購買任意Token。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看到一個“財富密碼”,但卻不知道在哪里買這個Token,有的甚至買的是假幣。很多Token只能在部分交易所買到,有的Token只能在鏈上買到。到今天,Web3依舊沒有一款產品讓用戶能夠買到任意的Token。即使使用鏈上工具,也只能在特定的生態(tài)中買到對應的Token,比如1inch在非EVM就毫無用武之地。
鏈上交易學習門檻太高。即使是圈里的“老法師”對于“在哪兒買”“怎么買”也經常會出現困擾。每個生態(tài)和協(xié)議差異巨大,而且每條鏈為了鎖定流動性,盡可能的不讓TVL流失,會人為的制造障礙。很多異構鏈只支持自己生態(tài)的錢包,每條鏈也會建立自己的Defi生態(tài)。直接導致用戶無法用通用錢包+通用Dapp完成所有Token的交易。
ETF已經通過,未來Web3行業(yè)會越來越規(guī)范。Cex會逐漸回歸交易所(Exchange)的屬性,不太可能繼續(xù)“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未來合規(guī)Cex的收益會來自于四項:一是交易傭金;二是券商會員費;三是咨詢服務費;四是持幣和提幣費用。前三項和傳統(tǒng)交易所一致,第四項是Web3獨有的。
持幣和提幣費用將會是Web3交易所的重要收益。證券和Token從屬性和功能上都有較大區(qū)別,Token所具備的金融權益比證券更廣泛,使用場景也更多。證券交易中不會出現用戶要求“提走證券”,但是Web3世界中用戶經常會有提Token的需求,而持有大量Crypto是一筆不小的資金成本。未來會出現券商不持幣,由交易所代持的情況。提幣時,由券商發(fā)起,交易所轉給用戶。交易所收取券商一定的持幣費用,收取用戶一定的提幣服務費。
Cex持有資產情況
Web3券商提供五項服務:
一是代買服務。券商通過Web3基礎設施,打通Cex和Dex,實現一鍵買到任意Token,幫助用戶完成Token的交易。和證券一樣,用戶并不關心股票是誰提供的,只關心交易的便捷性。
二是咨詢服務。一方面是布道。券商需要給新用戶講解Web3基本知識,做好區(qū)塊鏈技術的宣傳工作。同時按照當地的政策法規(guī),提供協(xié)助開戶、出入金等服務。另一方面是投資咨詢。提供Web3各類咨詢,輔助用戶找投資標的、做交易決策。
三是配資、金融衍生品服務。當交易所走向合規(guī),永續(xù)合約和杠桿業(yè)務會從交易所轉移到券商。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裁判員親自下場”問題。而當項目和用戶需要資金支持時,券商手上的資金和券商在交易所處Token提現的授信將作為首選。另外,目前跟單交易、鏈上監(jiān)控等業(yè)務也會聚合在券商的服務中。
四是資產管理。Web3券商提供的不只是傳統(tǒng)的理財和基金產品,還可以提供鏈上挖礦,穩(wěn)定幣質押借貸等鏈上獨有的產品。幫用戶實現資產的周期性穩(wěn)定增值。
五是承銷、分銷和OTC業(yè)務。雖然Web3募資可以直接通過IDO和ICO的方式,但有券商背書,承銷、分銷會更有市場。而圈內每個月都有大量Token解鎖,OTC業(yè)務可以避免盤面價格波動。而OTC業(yè)務通過有信任基礎的券商,更容易促成交易。
無論是傳統(tǒng)金融市場還是加密貨幣市場,每次牛市啟動,首先爆發(fā)的就是交易賽道,而“牛市買券商”是共識。
目前Web3券商仍是一個新興賽道,但已經出現了一些項目。根據所提供服務種類細分為幾個類別:
一是代買工具。Web3一直缺一款類似證券中的東方財富或同花順app,用戶只需一鍵下單就能買到任意股票。Web3未來會出現一系列代買工具,讓用戶無需學習鏈上操作或者也無需交易所注冊,就能買到任意Token。
目前可以提供這項服務的是PicWe平臺。該平臺基于AA錢包、聚合交易系統(tǒng)和SIS技術(基于閃電網絡的狀態(tài)存證服務),打通了Cex和Dex的流動性,用戶無需提供交易所API也無需在交易所注冊,PicWe平臺的代買服務可以幫助用戶“一鍵買到任意Token”。而且用戶的資產全部在鏈上鎖定,十分安全。該平臺Dapp和Tgbot已經上線,正在Beta測試階段。
二是資訊工具。ETF通過的消息讓ETH瞬間起飛10個點,而L2賽道和ETH相關概念(如ETC)更是爆漲接近20個點。先一步獲得資訊,在Web3意味著“更早上車”,成本更低、風險更小、收益更高。
全網最快的Web3鏈下數據情報系統(tǒng)當屬BubbleAI平臺。結合團隊自研的AI大模型分析引擎,打造“All in One”的AIFi生態(tài)系統(tǒng),將最難、最復雜的數據用最快、最簡單的方式賦能全球用戶。BubbleAI終端Beta版已經上線。其核心功能包括實時信號聚合、AI輿情分析、AI agent跟單、AI熱門板塊追蹤、AI策略bot。目前,BubbleAI平臺正在開展白名單申請活動,申請人數已經超過2萬人。
三是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的種類繁多,而最接近券商服務的當屬跟單服務。跟單服務根據業(yè)務類型可以分為DeFi挖礦、跟單交易(又細分為Cex跟單和鏈上Smart Money跟蹤)和量化交易三種。其中DeFi挖礦類型,側重“套娃”或穩(wěn)定幣,嚴格意義上,更偏Fi的類型。而跟單交易的體量較大,未來會是Web3券商服務主要部分。
券商跟單服務有一家值得關注。Logearn 是全球首家去中心化的自動跟投/跟單交易中間件,是聚合型的去中心化跟單交易平臺。平臺提供去中心化跟單SaaS 解決方案,徹底打通 CEX、DEX、錢包、社區(qū)等場景的跟單數據和流程,可以聚合行業(yè)所有跟單的流動性。讓用戶更方便的進入到Web3 來投資或者交易。
四是資管工具。一直以來,加密貨幣市場都保持著較高的收益率,而Web3資管項目也始終十分火爆。資管平臺根據資產持有者的權限可分為中心化、去中心化和半中心化三類,產品形態(tài)和技術路線各有不同。總體來說,Web3資管項目參差不齊,往往短時間內高收益的工具,在長周期內收益很低甚至虧損,只有經歷過一輪周期市場檢驗的項目,才是優(yōu)秀的資管項目。
Enzyme項目誕生于2017年,管理者可以在Enzyme構建自己的投資組合,投資人可以選擇特定的投資經理進行投資。V2版本上線后,支持近200種資產,有1300多種投資組合,管理著近17億美元的鏈上資產。但由于這個圈子用戶更喜歡短期高額收益,Enzyme雖然是去中心化資管賽道的龍頭項目,依舊體量較小。這一輪牛市或許會出現半中心化的鏈上優(yōu)質資管項目。
五是承銷、分銷和OTC業(yè)務平臺。以Amber為代表的平臺可以提供非加密貨幣市場用戶購買加密資產的渠道。但目前暫未發(fā)現基于智能合約的OTC業(yè)務平臺,幫助項目方在非二級市場完成Token的交易。
2024年1月11日標志著Web3進入新紀元。未來Web3合規(guī)交易所和券商將攜手打造更加便利的交易基礎設施,引入大量圈外用戶持有加密資產,提供更有溫度的交易服務,聚合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提升區(qū)塊鏈的世界性共識,共同迎接Web3的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