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yber Capital 創始人Justin Bons,來源:作者推特@Justin_Bons;編譯:松雪,喜來順財經
擴容區塊鏈有三種方法:
1.“L2 擴容”(BTC、ETH、TIA)
2. 并行化(SOL、APT、SUI)
3. 分片(TON、NEAR、EGLD)
分片是未來,并行化是不可避免的。在我看來,毫無疑問這就是一切的結局:
由于“L2 擴容”使用戶體驗較差,代幣經濟也比較差,因為它無法將費用控制在 L1 范圍內,而且碎片化破壞了用戶體驗。整體擴容方法(并行化和分片)不會成為這些致命缺陷的受害者,因為它仍然是一個連貫的整體。
并行化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不對所有客戶端軟件進多線程處理是非常愚蠢的。所有現代CPU都有多個核心,然而像以太坊(ETH)和比特幣(BTC)這樣的區塊鏈仍然僅按順序處理交易。這導致大多數驗證器硬件被低效利用,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對于分片鏈也是如此,因為每個分片應該進行并行化。以最大化單個分片的容量。分片是從并行化中的邏輯發展而來的。通過將并發性從多個核心擴容到現在在多臺計算機之間分配工作負載,這打破了之前的可擴展性記錄。
分片系統現在能夠實現 100k+ TPS,理論極限接近 1M+ TPS,同時保持節點要求相對較低。這就是通過分片解決區塊鏈三難困境的方法。
傳統的區塊鏈設計都面臨著區塊鏈三難問題。因為在某一點上,節點要求變得如此之高,以至于它們威脅到去中心化。由于所有節點都必須驗證所有全局狀態變化,它在根本上是不可擴容的。分片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
與傳統設計不同,分片鏈隨著使用而擴容。而非分片鏈最終總是遇到瓶頸。當一個分片鏈通過更多的使用和驗證者獲得采用時,它能夠啟動一個新的分片。換句話說,分片使擴容成為線性的!
而其他區塊鏈則呈二次方擴容,這意味著隨著網絡的增長,節點要求越來越高,直到達到物理極限。因為與我們通過計算機網絡所能實現的目標相比,我們只能在單個硅芯片內處理這么多。
關于分片存在很多錯誤信息,我將反駁其中的兩個:
"你可以攻擊單個分片",由于驗證者的隨機排列,分片共享L1安全性;
"沒有可組合性",跨分片通信是內置的,確保無縫互操作性。
這些批評的諷刺之處在于,“L2擴容”更加有著同樣的缺陷:"你可以攻擊單個L2"。這是真的,考慮到管理員密鑰和分布式序列器需要它們自己的共識。
幸運的是,從并行化到分片的跨度要比模塊化區塊鏈更短。而且,與模塊化區塊鏈相比,即便是并行化可能也會在未來的許多年內提供足夠的容量。這就是為什么我可以心安理得地支持最后兩個類別的鏈。
整體擴容仍然允許使用 L2 進行模塊化擴容,讓自由市場選擇最佳解決方案,而模塊化擴容更類似于 L1 強制進行模塊化擴容的中央規劃,通過讓市場選擇另一個 L1/L2。
在模塊化區塊鏈方面,我們必須劃清界限。我堅信模塊化擴容是一條技術上的死胡同。更糟糕的是,它會使我們的發展倒退,因為人們錯誤地將模塊化設計與加密貨幣聯系在一起。緩慢、昂貴且困難——這就是模塊化。
而整體式設計速度快、成本低、易于使用和理解,如果社區提供足夠的阻力,ETH 仍可能回歸分片,這可能會導致區塊大小辯論式分叉,因為保守派試圖保住自己的權力。
毫無疑問,ETH 內部根深蒂固的權力并不容易被克服。作為L2資金,風險投資和代幣為 ETH 的 L1 擴容提供了強有力的激勵。因此,由于ETH也缺乏良好的鏈上治理,用腳投票可能會更容易實現。
我不是 ETH 的敵人,而是它的朋友。如果我是對的,那么 ETH 最大的敵人就在其領導層中根深蒂固,BTC 也是如此。權力絕對腐敗,我不會讓這條線索脫離治理。
不管部落主義觀念如何,歸根結底,有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即我已經解釋過的單體化擴容。模塊化擴容的支持者經常以區塊鏈三難問題為他們的支持理由。
我對這一思想深表尊重,因為有許多聰明而善良的人支持“L2擴容”。然而,這種信仰是建立在錯誤的假設之上的。由于越來越多關于可行的L1擴展的證據不斷涌現,與模塊化論點相反,這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
替代鏈在幾個使用指標上超過了比特幣和以太坊。對于任何想要了解的人來說,真相就在那里。單體化擴容是未來,賦予每個人直接使用區塊鏈的權力,使我們回到中本聰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