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itwu.eth;來源:Medium
銘文火了已經有一段時間,Meme和礦工狂歡之后,市場開始在 BTC 生態上尋找新的機會,似乎所很多人認為后期爆發點是Bitcoin Layer2。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Bitcoin Layer2。本文超過3000個字,信息量大,觀點新穎,閱讀需要一定時間,建議收藏后再仔細閱讀。
其實Bitcoin Layer2的爭議并不是現在就有的,從2015年一直到現在都在討論,曾經 BTC 社區曾經發生過激烈的爭吵。
BTC區塊鏈容量大小上限為1M,這1MB的區塊極大限制了每個區塊中所能容納的交易數。這些爭吵逐漸形成了2派:擴容派和core(保守派)。
Core認為:應該在主鏈之外開發一條側鏈,技術解決方案是搭建一條二層網絡協議(如:閃電網絡),這就導致后來出現了各種聯盟鏈、私有鏈、跨鏈等。
目前的現狀是BTC繼續以小區塊運行,既然是小區塊,那礦工總交易筆數就有天花板,而每筆交易收入也有天花板,比如用戶一筆交易可接受范圍是幾百塊Gas,再高用戶就選擇離鏈交易、在Bitcoin Layer2等替代方案上交易,這就會導致礦工在Gas上的收入變少。
擴容派認為:1M的區塊容量太小,Gas費收入有天花板,Gas費太高時,用戶都去閃電網絡等Bitcoin Layer2上去交易,導致礦工收入減少。
這可不行,必須擴容,將區塊擴容到8MB、32MB甚至更高容量,讓用戶都在主網上交易,這樣礦工就能躺著賺錢。
于是乎BTC最大的分叉就出來了,第一個分叉出BCH,這就導致2017年在ICO后的第一波火爆,BTC的各種分叉幣漫天飛舞,很多人一夜之間暴富,更多人一夜之間手里的分叉幣歸零。遙想那年,我也投了不好比特幣給各種分叉幣,最后一地雞毛!
擴容社區中間并不那么團結,內部爭吵不斷,2019年11月16日,BCH硬分叉成BCH SV和BCH ABC。
總結一下就是:
比特現金旨在通過鏈上(onchain)的方式對網絡進行擴容,其社區成員認為,比特幣現金將延續中本聰所提出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的愿景。
而由中本聰發起的比特幣項目則在Core開發團隊的帶領下,走上了支付通道(如閃電網絡)等鏈下(offchain)的擴容道路,即通過隔離見證(Segwit,2017年)和閃電網絡(Lightning Network)來實現鏈下擴容。
早期Bitcoin Layer2有很多,比如閃電網絡(Lightning Network)、Rootstock、Stacks、Liquid Network ……
今天我們不去探索古典Bitcoin Layer2的技術,因為很多比較強的技術概念市場表現一直平平無奇(比如EOS)。
關于二層協議,在我2018年準備出版的一本書中有一張插圖,這張插圖可以看出,在2018年前后BTC、ETH的二層概念是閃電網絡和雷電網絡……
2019年后Ethereum生態繁榮發展(去掉ICO之后),導致后面幾年出現很多Ethereum Layer2以及 NFT帶來的巨大財富效應,BTC社區中的一部分人似乎意識到,在Ethereum 的歷史,也可以在 Bitcoin上再重演一遍。
所以2023年1月份,比特幣上的NFT協議 Ordinals 橫空出世,3月8日,Yuga Labs 在Ordinals上拍賣 BTC nft,288枚NFT拍出總值1650萬美元的價格。
這個由Casey Rodarmor 在2023年1月發布的Ordinals協議,提出了一個想法:
我們能否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這些“聰”,給他們分配一個節于0和 2,100,000,000,000,000 之間的序數,然后,把它們連接到其他信息: 圖片、文字、視頻甚至一串代碼。從而每個聰都變得獨一無二,不可替代。
這就相當于讓比特幣擁有了原生的、創造 NFT 的能力。
聽起來是不是很神奇。其實這個協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 2017 年的 Segwit 和 2021 年 Taproot 的升級。
Taproot 升級為比特幣網絡帶來了更高級別的隱私、安全和可擴展性。雖然通過技術手段將數據附加到比特幣一直是可能的,但你可以基本上只能灌 4Mbs 的數據,再多就不行了。
Ordinal NFT 是基于 Ordinal 理論的,但現在的 Ordinal NFT 能夠實現也有賴于 2017 年和 2021 年對比特幣協議進行的隔離見證 (SegWit) 和 Taproot 的技術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更新并不是為了啟用這些新型 NFT 的目的而被開發的。
但是,由于這兩次更新都增加了一個區塊存儲數據量 — — 這意味著現在有空間可以存儲圖像、視頻,甚至游戲 — — 無意中讓 Ordinal NFT 的部署成為了可能。
隨著銘文的火爆,Bitcoin Layer2 相關項目已經出來很多了,今天我們也不去評論已經出來的Bitcoin Layer2 生態,我們就從這周的幾個項目中挑選幾個來分析。
本文不做任何投資建議,只是對新項目的看法。由于新項目風險很大,請大家自己做好研究,可能我發完后,項目就跑路了,所以請隨時做好歸零準備。
由于新項目需要眾多用戶參與,在各項目落地之前,項目所說的技術創新都存在白皮書或者PPT上,那如果要吸引更多用戶關注,項目之間做的最多的就是營銷,所以我們從強營銷、弱技術方面來寫接下來的內容。
(1)BL2(@BL2_official)
這周在Turtsat(小烏龜)平臺發行Launch,通過白名單贈送方式,取得很大的熱度。
技術方面看:
BL2建立在VM通用協議和BTC安全層之上,旨在通過創建dApp和智能合約平臺來建立動態的BTC Layer 2生態系統。
項目將兼容EVM,通過跨鏈橋應用引入以太坊生態資產,將BTC生態與ETH生態完全結合。
個人觀點:
BL2做的是基礎協議,準備做一個兼容EVM的BTC智能合約平臺,這在技術開發上需要一段時間。項目目前還沒有開源,融資信息還沒有,目前只是準備發行自己Token,營銷做的比較好,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
(2)B2 Network(@BsquaredNetwork)
B2 Network 準備做一個基于比特幣零知識證明兼容EVM的Rollup,也就是一個區塊鏈平臺。
在營銷方面:
B2 Network 做的也很好,但沒那么急功近利,發過一個“圣誕NFT”試水,效果不錯。當前沒有采用IDO的方式吸納用戶,而是開發了一套任務系統,準備用空投的方式推出代幣。項目還推出一個百萬Grant 計劃,準備吸引更多Dapp入駐。
個人觀點:
B2 Network在運營方面走的是Ethereum Layer2那一套,邊用空投吸引用,邊拉項目方入駐,然后融資(貌似已經有融資)。
(3)ZTC Global(@ZTCGlobal)
從技術上看:
ZTC Global 利用各種技術協議,比如 BRC-20/BRC-Y 和 BRC-420等,開發一個沒有低Gas費的Bitcoin Layer2 平臺。平臺準備先做2款游戲和一款SocialFi來承載用戶,邊開發邊吸引其他Dapp入駐,完成生態部署。
當前進度:ZTC 目前發行了一套銘文(近80U一張),目前已鑄造將近70%。官推顯示:ZTC將于1月7日24:00 UTC-8結束鑄幣,然后開發二級交易。銘文MINT完成后,掛單、銘刻不需要付出gas費。
銘文用途:
根據官方白皮書顯示,銘文持有者,將會在游戲上線前,獲得代幣、NFT、WL空投。
營銷方面:
ZTC Global不是那種很會營銷的項目方,因此熱度不是很高,加之mint期限過長。導致同行乘虛而入,在項目最薄弱的地方攻擊,造成市場對該項目呈現兩種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褒貶不一。
個人觀點:
ZTC還是很有格局,項目方已銷毀70%代幣,明天結束 mint,然后上市交易。但是后期項目具體怎么發展,主要看項目技術開發進度,如果你手里持有項目方銘文,等銘文開放交易后,可是視情況決定去留。
Bitcoin Layer2 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在這10年中已經出現過很多二層技術,并且很多技術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功。只不過那些協議在Ordinals協議出現之前,都是自上而下推進的項目。
19年后,比特幣社區看到Ethereum 生態的巨大成功,社區認為在Ethereum 上的敘事,可以拿到BTC上重演一遍, 當時都是一些探索和嘗試階段。
Ordinals協議的出現,讓Bitcoin Layer2 設想變成可能。因此引起了社區開發者、創業者、VC、機構的重點關注。
更多的熱錢隨之進入,帶來更加繁榮的生態市場,這對于BTC的發展有很大的存進作用,隨之會推高BTC市值,或者盤活BTC的L2。
現在Bitcoin Layer2 新項目有很多,我比較看好這個賽道,所以一直在研究這個方向,目前我只收納這周熱度較高的3個項目進行個人觀點分析。
項目一定存在一定風險,所以分析并不代表投資建議,歡迎大家指正或者在留言區給我們一些其他BTC L2 的概念項目,我們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