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yy,Web3Caff華語 研究員 來源:X,@y_cryptoanalyst
聚焦Rollup賽道,Arbitrum和Optimism之間的競爭確實激烈。Optimism以其OP Stack為旗幟水平擴展,而Arbitrum則通過Arbitrum Orbit垂直開創L3的革新。
Arbitrum團隊親自參與基于Arbitrum Orbit的首條L3——XAI,正式向Optimism宣戰。
在我看來,XAI的推出對Arbitrum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對OP發出的正面宣戰。OP借助強大的B端資源推動幣安、Coinbase等基于其OP Stack構建L2鏈,大刀闊斧地擴展L2生態版圖;而當時Arbitrum顯得默默無聞,未見太大動作。在OP發展如火如荼之際,XAI的快速推出感覺并非巧合。
聊XAI之前,就不得不聊Arbitrum Orbit。
Arbitrum Orbit是通用的模塊化L3堆棧,允許開發者基于其構建專用的L3鏈,L3上的交易將通過Arbitrum L2(Arbitrum One或Nova)進行結算。XAI正是基于Arbitrum Orbit構建的、專注于游戲場景的L3鏈。
Nova是專注于游戲場景的通用L2,照理說已經可以滿足游戲場景的需求了,為何還要推出XAI?理由很簡單:相對于Nova游戲公用鏈的定位,XAI作為游戲專用L3能實現更高的性能,擁有專用的計算和存儲資源。
這使得鏈上資源密集型用例成為可能,比如計算密集型的AI模型等。XAI將原生受益于Arbitrum的技術堆棧:Nitro+ BOLD+ Stylus。
Nitro是One的技術棧升級。通過客戶端軟件的基礎層直接編譯了Geth的核心,Geth是主流的以太坊客戶端,從而實現更高的以太坊兼容性。關于Arbitrum Nitro/One/Nova的區別,之前有單獨講,此處不贅述。
BOLD是Arbitrum團隊提出的無需許可驗證機制,目的是最小化結算狀態的延遲。對于樂觀Rollup而言,普遍存在一周的挑戰期,用戶從L2提現到L1要等一周。
挑戰期內驗證者如果發現提交上來的L2交易有問題,可以發起挑戰。這里的挑戰有兩個問題:1是誰有挑戰的權限?2是為什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挑戰?
目前的欺詐證明挑戰機制并非無需許可,都是由特定的角色充當挑戰者。如果挑戰是無需許可的,惡意挑戰者可以通過發起DDOS攻擊一直不讓結算狀態得到確認。通過引入BOLD機制,一方面能實現驗證的無需許可,更符合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理念;
另一方面,能實現最小化結算狀態的延遲。BOLD允許單個誠實的驗證者在以太坊上與任意數量的對手進行爭議時取勝,從而使DDOS攻擊失效。
Stylus是Arbitrum開發的支持多語言構建應用程序的開源SDK。這是一種實現EVM+兼容性的產品。簡言之,開發人員在Arbitrum上既能使用傳統Solidity語言,又能使用WASM兼容的語言,如Rust、C和C++等來構建應用程序。
此外,Stylus使Dapps的執行更加高效,顯著地降低了gas成本。Stylus不局限于支持Rust、C和C++,例如Move、Sway、Cairo和Go等。試想下,以后Aptos/Fuel/StarkNet上的dApps能一鍵遷移至Arbitrum上。甚至可以通過Arbitrum Orbit實現一鍵L3鏈的鏈改。
更有趣的是,BOLD、Stylus都是通用的模塊化組件;開發者基于Arbitrum Orbit啟動特定用例的L3,可以原生集成BOLD、Stylus;也可以通過去中心化DAO治理的形式,在L3啟動并平穩運行后再投票決定集成上述模塊化組件。
XAI已經打響了Arbitrum L2保衛戰的第一槍,這場跟Optimism的較量或許才剛剛開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