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BCED 翻譯:善歐巴,喜來順財經
比特幣問世至今已逾 15 年,最初它被定位為一個獨立于任何 "生態系統" 的點對點支付系統。由于缺乏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關于比特幣可擴展性的討論一直廣為流行。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目睹關于區塊大小、硬分叉、閃電網絡的辯論和爭議。從未停止過擴展比特幣生態系統的嘗試。
2023 年 3 月 8 日,Domodata 引入了 BRC20 概念并部署了 $ORDI,打開了比特幣的潘多拉魔盒。這導致比特幣網絡上突然出現大量銘文資產,令人想起 2017 年的以太坊 ICO 熱潮。像 $ORDI 和 $SATS 這樣的資產經歷了指數級增長,市值超過 10 億美元。BRC 20 領域的激增推動了整個比特幣生態系統的持續創新和發展。
在市場的強烈關注之后,比特幣生態系統前景如何?比特幣如何從點對點支付系統演變為數字黃金?
在接近 2023 年尾聲,比特幣減半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奉上這份報告,以回顧比特幣的過去,評估其當前狀態,并展望其充滿希望的未來。
這份報告獻給所有為比特幣生態系統做出貢獻的人。
“如果你不相信我,或者不理解,我沒有時間試圖說服你,抱歉”
——中本聰
2018-2023 年比特幣 (BTC) 里程碑:穿越歷史的旅程
2008.11.01 中本聰發表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2009.01.03 中本聰在芬蘭赫爾辛基的一臺普通服務器上挖出了比特幣史上的第一個區塊,即創世區塊。在該區塊中,他嵌入了一段來自 2009 年 1 月 3 日泰晤士報的頭條新聞:“The Chancellor is on the brink of a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既記錄了區塊的時間,又巧妙地表達了對當時全球金融危機和銀行體系的質疑。
2009.01.12 中本聰向開發者 Hal Finney 發送了 10 個比特幣,完成了歷史上首筆比特幣交易
2010.05.21?佛羅里達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0,000比特幣購買了一份披薩,標志著比特幣的首次價格為每比特幣0.0025美元
2010.07.17?比特幣交易所MT.GOX成立于東京
2010.08.15 一個比特幣漏洞被發現并被利用,在一個交易中產生了超過 1840 億枚比特幣,并被發送到兩個地址。這個非法交易很快被發現并糾正。
2010.12.16?引入了礦池挖礦和比特幣礦池概念
2011.04.23 中本聰發出了他的最后一封郵件,然后徹底消失。郵件中寫道:“我已經轉向其他事情了。Gavin 和其他人會好好照顧比特幣?!?/p>
2012.09.27?比特幣基金會成立
2012.11.28 比特幣獎勵首次減半,從每 10 分鐘產生 50 枚比特幣變為 25 枚。同時,比特幣總量也達到總供應量 2100 萬的一半
2012.12.04?彩色幣白皮書發布
2013.08.15 MasterCoin 首次代幣發行 (ICO)
2013.10.29?加拿大推出世界上第一臺比特幣ATM機由美國公司 Robocoin 開發
2013.12.05?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五部委發布風險防控比特幣通告,導致全球比特幣價格近 30% 暴跌
2015.01?Coinbase 成為美國第一家受監管的比特幣交易所
2015.09?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規定,比特幣是受《商品交易法》管轄的商品
2016.07.10?比特幣第二次減半。每個區塊的獎勵從 25 比特幣降至 12.5 比特幣
2016.08.03?Bitfinex,一家知名的海外比特幣交易所,因一次黑客攻擊失去了價值超過6千萬美元的比特幣,導致比特幣價格暴跌超過25%。最終,該平臺上的所有用戶共同分擔了36%的總資產損失,Bitfinex為進行“債務轉股”發行了債務代幣BFX。
2017.03.11?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拒絕比特幣ETF,導致比特幣下跌10%。這是比特幣 ETF 提案首次被 SEC 拒絕
2017.05.23?56家比特幣初創公司同意Barry Silbert提出的Segwit2M(后改為Segwit2x)妥協方案,簽署紐約協議
2017.08.01?Bitcoin Cash是由原始比特幣鏈的硬分叉創建的
2017.08.24?隔離見證(Segregated Witness,SegWit)正式激活。
2017.09.04?中國人民銀行宣布 ICO 為非法金融活動,并暫停所有境內交易,隨后關閉所有在該國注冊的比特幣交易所
2017.11.19?比特幣價格首次突破10000美元
2017.12?BTC 在 12 月催生了 8 種分叉幣:SBTC、LBTC、BTP、GOD、BUM、Bitcoin Cash Plus、Bitcoin Silver 和 Bitcoin X(Bitcoin Unlimited)
2017.12.11?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正式上市比特幣期貨,首個交易日暴漲超20%
2018.01.01?RSK主網上線
2018.03.15?閃電網絡發布了第一個主網測試版
2018.09.27?Liquid Network正式上線
2018.11.15?BSV 分叉
2019.09.23?Bakkt推出了實物交割的比特幣期貨合約
2020.03.12?因金融市場恐慌,比特幣一日跌幅超50%
2020.05.12?BTC 第三次減半,目前區塊獎勵為 6.25 BTC
2020.12.16?比特幣突破2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2021.01.14?Stacks主網2.0上線
2021.02.19?比特幣市值首次突破萬億美元
2021.06.19?薩爾瓦多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使比特幣在該國成為法定貨幣,并于 90 天后生效。
2021.11.16?Taproot升級正式上線
2022.12.14?Ordinals 協議發布
2023.03.08?Domodata推出brc20實驗并部署$ORDI
2023.10.19?Lightning Labs推出了Taproot資產的第一個主網alpha版本
關于比特幣的功能定位——支付系統還是數字黃金——的爭論由來已久。
2010 年 6 月 17 日,中本聰在比特幣論壇分享了他的想法:
“這項設計支持我多年前設計的大量潛在交易類型。托管交易、擔保合同、第三方仲裁、多方簽名等等。如果比特幣大規模普及,這些都是我們未來想要探索的內容,但它們都必須在設計之初考慮到,以確保未來實現的可能性?!?/p>
大規模應用和交易量意味著更復雜的交易指令和更大的交易空間。
2010 年 7 月至 9 月期間,中本聰對 BTC 代碼進行了多次修改,包括刪除兩個操作碼和禁用比特幣編程語言 Script 的某些功能。最初,BTC 沒有區塊大小限制,以容納同一時間段內的交易數量。
然而,當時 BTC 價格非常低,惡意交易的成本也極低,因此需要解決方案。2010 年 9 月 12 日,中本聰主持了一次軟分叉,添加了一個限制,規定區塊不能超過 1MB。同年 10 月 4 日,開發者 Jeff Garzik 在其新客戶端中移除了 Satoshi 設置的限制,此舉遭到了社區和 Satoshi 本人的反對。
Satoshi 指出,這個限制是暫時的,可以在未來以可控和漸進的方式提高,以滿足擴展需求。
2010 年 12 月,中本聰出于未知原因發出了他最后的公開信息,從此消失在公眾視線中。然而,當時圍繞 BTC 的定位和可擴展性問題仍未得到解決,1MB 的區塊大小限制也為之后的系列辯論埋下了伏筆。
在這個時期,Bitcointalk 論壇上出現了關于比特幣超越支付功能的討論。例如,2010 年 11 月,Appamatto 提議在比特幣網絡上開發一個去中心化域名服務。然而,這個提議并未得到早期成員,包括中本聰本人的認可。最終,這個名為 BitDNS 的提案演變為 Namecoin,標志著歷史上第一個替代幣的誕生。
在中本聰離開后,他的繼任者 Gavin Andresen 領導建立了比特幣核心 (Bitcoin Core) 和比特幣基金會 (Bitcoin Foundation)。在此期間,對 BTC 可擴展性的探索仍在繼續,尤其是在資產發行領域。
? 染色幣 Colored Coins
2012 年 3 月 27 日,eToro 首席執行官 Yoni Assia 在一篇論文中首次提出了染色幣的概念。這個概念不斷發展,并開始在 Bitcointalk 等論壇上獲得關注。最終,Meni Rosenfeld 于 2012 年 12 月 4 日發表了關于染色幣的詳細白皮書。彩幣的概念是通過將特殊標記 (即 "染色") 添加到比特幣的特定部分來表示更廣泛的資產和價值。染色幣以一系列實體形式呈現,大致可分為兩類:
基于 OP_RETURN:
例如,2013 年 Flavien Charlon 提出的 Open Assets 利用了 OP_RETURN (引入于比特幣 v0.9.0,可以在比特幣上存儲少量數據,最初限制為 40 字節,后來增加到 80 字節)。操作碼存儲在腳本中,并通過外部讀取進行 "染色" 和交易。
這個模型類似于 Ordinals 如何依賴外部索引來確定資產合法性。
不基于 OP_RETURN:
一個典型例子是 ChromaWay 在 2014 年提出的 EPOBC 協議。EPOBC 資產的額外信息存儲在比特幣交易的 nSequence 字段中,每個 EPOBC 資產的類別和合法性需要追溯到其創世交易才能確定。
MasterCoin(Omin)
2012 年 1 月 6 日,JR Willett 發表了 MasterCoin 項目的概念,自稱其為 "第二份比特幣白皮書"。該項目于 2013 年 7 月通過首次代幣發行 (ICO) 正式啟動,成功籌集了 5120 個比特幣(當時約合 50 萬美元)。與染色幣不同,MasterCoin 實施了全面的節點層,通過掃描比特幣區塊維護一個狀態模型數據庫。
這種獨特的設計允許更多高級功能,包括創建新資產、去中心化交易所、自動價格反饋等等。2014 年,Tether 也通過 Mastercoin 協議在比特幣上發布了著名的穩定幣 Tether USD (OMNI)。
? Counterparty
Counterparty 于 2014 年正式上線,它利用 OP_RETURN 在比特幣網絡上存儲數據,與彩幣不同,Counterparty 不是通過 UTXO 來表示資產,而是通過 OP_RETURN 來指示資產轉移。當資產持有者使用持有地址簽署包含特定數據的交易時,資產就會被轉移。這種方法使得 Counterparty 可以作為一個平臺,用于資產發行、交易,并與以太坊智能合約兼容。此外,一些人認為以太坊、瑞波和BitShares也屬于更廣泛定義的“比特幣2.0”。
隨著比特幣被更廣泛地采用,它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網絡擁塞和交易確認時間延長等問題。2015 年,Gavin Andresen 和 Mike Hearn 提出在比特幣 XT 新版本中實現 BIP-101,將區塊大小限制從 1 MB 提升至 8 MB,希望藉此緩解網絡壓力。然而,核心開發者 Greg Maxwell、Luke Jr. 和 Pieter Wuille 等人對此表示反對,擔心此舉會提高運行完整節點的門檻,并帶來難以控制的影響。這場辯論圍繞議題和參與者都逐漸擴大。
簡單來說,關于擴容方案,目前沒有絕對優劣的方案。堅持小區塊路線無法解決核心問題:「當區塊獎勵減少后,低交易量如何維持足夠的安全保障?」此外,即使提升到 8 MB 也不是最終解決方案;選擇大區塊路線很可能導致持續擴張,引入與無限擴張和不可預測性相關的技術風險。
最終,這場辯論的核心在于回答「比特幣的愿景是什么?」這個問題。
2017 年,這場爭論導致了社區分裂和隨后出現的硬分叉。據 BitMEX Research 報告,除了 BCH 和 BSV,一年內還出現了超過 50 種新的分叉幣。
比特幣分叉后,BTC 鏈逐漸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技術提案,旨在提高可擴展性,同時保持區塊大小不變。其中,隔離見證 (SegWit) 和 Taproot 是最重要的兩項。
隔離見證 (SegWit):
作為直接增加區塊大小的替代方案,SegWit 與 BCH 分叉同時被引入。
SegWit 將交易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發送和接收地址,第二部分保存交易簽名或見證數據。第二部分雖然不計入區塊大小,但仍然有效。
去除見證數據后,每個區塊可以容納更多的交易,從而提升整體吞吐量。
SegWit 通過軟分叉引入,其采用率穩步增長,到 2020 年已超過 60%,截至 2023 年 12 月達到 95%。
2021 年 11 月,比特幣通過軟分叉正式實施了名為 Taproot 的重大升級。這項升級結合了 BIP340、BIP341 和 BIP342 三個提案。
BIP340 引入了 Schnorr 簽名,可以同時驗證多個交易,取代原來的橢圓曲線數字簽名算法 (ECDSA)。這種改進增加了網絡容量,加快了批處理交易的速度,并支持部署復雜的智能合約。
BIP341 引入了默克爾抽象語法樹 (MAST),優化了區塊鏈上交易數據的存儲。
BIP342 (Tapscript)?則調整了比特幣的腳本語言,使其兼容 Schnorr 簽名和 Taproot 的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SegWit 最初并未限制驗證信息的長度,這使得后續項目可以通過驗證信息的方法繞過 1 MB 的區塊大小限制,為 Ordinals 的興起奠定了基礎。這種做法在社區內引起了爭議,一些反對者認為 SegWit 沒有設置長度限制是 "錯誤",因此利用驗證信息傳輸數據是一種不當的 "攻擊"。
在比特幣區塊大小爭議解決之后,比特幣的Layer 2解決方案開始吸引重要關注。其中兩個最突出的選擇是閃電網絡和側鏈。
閃電網絡最初由Joseph Poon和Thaddeus Dryja于2015年提出。其核心概念涉及將比特幣的一部分鎖定在多重簽名地址中,從而建立一個獨立的治理協議。閃電網絡內的交易在鏈下發生,并最終由比特幣網絡確認。2018年3月,閃電實驗室正式在比特幣主網上推出了閃電網絡,其中顯著的應用包括Strike、Taro和Lightspark。
另一方面,側鏈旨在通過與比特幣網絡無關的交易獲取或轉移比特幣。對側鏈解決方案的探索始于較早時期,Blockstream于2014年發布了有關比特幣側鏈解決方案的第一篇技術論文,盡管當時該提議尚未完全實施。RSK在2015年發布了其白皮書,并于2018年1月成功啟動了其功能齊全的主網。同年9月,Blockstream推出了Liquid Network側鏈。除了RSK和Liquid Network之外,其他側鏈解決方案還包括Stacks、RootStocks、Drivechain等。此外,開發人員還探索并嘗試了諸如狀態通道和Roll-ups等方法。
在 Ordinals 登場之前,比特幣因其無法支持圖靈完備智能合約而鮮少被稱為 "生態系統"。當時能勉強與 "生態" 沾邊的,或許只有閃電網絡和 Stacks。區塊鏈世界的頭條大多聚焦于以太坊、L2 和各種新興 L1 智能合約平臺提供的解決方案。
Ordinals 的出現,像一枚重磅炸彈,顛覆了整個行業。通過 "銘文" 概念,它一夜之間吸引了無數目光。諷刺的是,這股熱潮甚至蔓延到了 Arbitrum 和 Solana 等其他 L1 和 L2 鏈。截止 12 月底,大部分智能合約平臺都開始嘗試 "銘文" 功能。
3月8日:@domodata提出了BRC20實驗并部署了$ORDI。
3月9日:$ORDI完全鑄造完成,每個價格為5U。
3月10日至3月23日:場外交易價格在0.03U左右。
3月23日:UniSat推出了BRC20市場,價格迅速上漲至0.3U,但由于雙花問題市場隨后關閉。
4月27日:UniSat重新啟動了BRC20交易市場,向少數特定用戶開放,$ORDI的價格飆升至1U并持續上升。
5月5日:Opensea宣布支持Ordinals和BRC20。市場陷入FOMO,價格達到6U,各種新的BRC20被各種社區炒作,如NALS、XING、OSHI、SHIB等。
5月8日:$ORDI在Gate.io上市,同日BTC的鏈上交易費占礦工總收入的43.7%,在Gate.io上市后,價格從9U激增至20U。
5月9日:$ORDI達到頂峰28U,Gate.io開始上市各種BRC20,如BANK、PIZA,以及lRC20、DRC20等,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
5月9日至5月12日:由于主要持有人拋售$ORDI且整體市場不景氣,$ORDI的價格下跌至7.5U。市場開始冷卻。
5月12日:OKX宣布與UniSat正式合作共同建立BRC20行業標準,此后$ORDI的價格恢復,并在同一天回升至12U。
5月20日:@OKX和@HuobiGlobal交易所上市$ORDI,價格從12U上升到15U,隨后連續四個月下跌。
9月11日:價格跌破3U,對$ORDI持有者來說是一個黑暗的日子。
10月18日:UniSat發布了Brc20-swap,$ORDI開始復蘇。從那時起,$ORDI開始起飛。
11月3日:BRC20生態系統勢頭強勁,價格逐漸上升到6.2U,同一天$SATS,另一個BRC20代幣,市值超過$ORDI。
11月7日:幣安宣布上市$ORDI,價格從7.4U飆升至13.5U,開始回歸。
11月10日至12月1日:價格在20U左右徘徊。
12月2日:$ORDI從21.7U上漲到32U,超過了5月份的歷史最高價(ATH)。
12月5日:$ORDI上漲到69U,市值超過10億美元。
總結而言,Ordinals 本質上是一種利用比特幣作為硬盤的協議。
由于兩年前 Taproot 升級取消了隔離見證字段中單個交易的數據量限制,從而放寬了最大數據量到 4MB。這一舉措意外地賦予了比特幣類似于 Arweave 的“防篡改、永久存儲”特性。
Ordinals 創始人 Casey Rodarmor 無意中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他在創建 Ordinals 時可能難以預料到,比特幣上的銘文生態會發展到今天的復雜程度。
Ordinals 可以類比為 NFT,但不同于以太坊和其他公共鏈上通常將 NFT 元數據存儲在 IPFS 或中心化服務器,Ordinal 的元數據嵌入在交易的見證數據中,仿佛“銘刻”在了特定的比特幣(聰本)上。這也是 “銘文” 一詞的由來。
起初,Ordinal 的特點是它專注于比特幣不可變且永久存儲的 "硬盤" 特性。它允許元數據支持各種內容類型,如文本、圖像、視頻等。盡管存在4MB的大小限制(這在遞歸銘文中將變得無關緊要),BTC似乎是NFT平臺的最佳選擇。在這段時間內,包括BTC Punks和Apes在內的幾個ETH NFT克隆轉向了BTC并獲得了流行。出人意料的是,Bitcoin Frogs成為了最終的勝者。
然而,隨著市場的發展,逐漸明確單獨的NFT將無法滿足市場需求。Ordinal 的非可替代和非流動性特性妨礙了可替代代幣的發展。這就是一位聰明的創新者 DOMO 進入場景的地方。他利用了主要關注NFT的 Ordinal 協議,并成功地模擬了類似于 ERC20 的可替代代幣機制。這個新的代幣標準被命名為 BRC-20。
由于 Ordinal 沒有文件格式的限制,JSON 文件也是一個可行的選項。借助三個簡單的 "操作代碼" —— Deploy、Mint、Transfer,BRC-20得以實現類似于 ERC-20 的鑄造和轉移功能,得益于 Indexer 的幫助。
目前,Indexers 相對于中心化,提供了在比特幣鏈上搜索所有 BRC20 的基本設置。它索引了每個人基于 deploy、mint 和 transfer 操作可能擁有的 BRC20 代幣的數量。
BRC20 生態系統中有三個顯著的術語:
- ORDI:第一個 BRC20 代幣,為整個代幣領域設定了基準。盡管由于其應用屬性可能被視為模因,但作為第一個具有重要意義。沒有 ORDI,就不會有隨后的數百個 BRC20 代幣,也不會有在 BTC 生態系統中出現的各種 XRC20 代幣,以及擴展到其他主要公鏈的代幣系統。
- SATS:由于有一個為期六個月的鑄幣期和小數點后的無數個零,與 ORDI 相比,它具有更為分散的結構。由 Unisat 賦予其成為 BRC-20 Swap 費用的第一個“有用”銘文,Sats 曾一度超過領先的 ORDI 的市值,并顯示出與 ORDI 爭奪首位的趨勢。不論結果如何,ORDI 和 SATS 已成為市場認可的頂級銘文。
- UniSat:目前是 BRC20 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從最早的代理服務到錢包、Indexers 到市場,UniSat 模塊成為今天銘文生態系統的基礎。
有趣的是,Ordinals 的創始人 Casey 并不看好 BRC-20 銘文。他擔心它會用 "垃圾 UTXO" 充斥比特幣區塊空間,進而影響正常的 BTC 轉賬。然而,BRC-20 的受歡迎程度已經勢不可擋,任何人的反對都無法阻擋它的發展。隨著銘文繼續發展,市場上出現了更加精細的 XRC-20 資產。
如果說 Ordinals 在比特幣生態中的角色類似于比特幣本身,那么 Atomicals 協議無疑更接近以太坊。和 BRC-20 類似,ARC-20 也支持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創建各種類型的代幣,但兩者在底層設計上有著根本的不同。
ARC-20 的精妙之處:
ARC-20 將染色幣的概念帶到了比特幣,并利用 UTXO 中的每個聰來代表已部署代幣的所有權單位。這些 UTXO 本身可以在比特幣交易中組合,從而增強了 ARC-20 代幣的可編程性。理論上,只需交換 UTXO 的輸入和輸出,就可以實現比特幣和 ARC-20 之間的直接交換。
不同于 BRC-20 從鑄造到轉移都嚴重依賴索引器,ARC-20 的交易完全由比特幣 L1 (layer 1) UTXO 驅動,完全獨立于索引器。因此,Atomicals 避免了產生 "垃圾 UTXO" 的問題。
當然,任何事物都伴隨著代價。ARC-20 提升了資產發行成本,并且持有 UTXO 被 “花費” 后,資產也可能丟失。另一個問題是其滯后的基礎設施,遠不及 BRC-20 成熟(不過值得慶幸的是,UniSat 已經開始支持 Atomical)。因此,Atomicals 在追趕 Ordinals 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Atomicals 的趣聞:
最初被當作抄襲:?許多人一開始將 Atomicals 視為 Ordinals 的簡單復制品。然而,加入社區后,他們很快意識到它并非簡單易懂的 BRC-20,而是獨具特色的存在。
復雜卻精妙:?Atomicals 擁有漫長的開發過程,堅定不移的創始人,以及精心策劃的場景和功能。它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全面的協議。甚至一些關鍵意見領袖 (KOL) 將其匿名創始人與年輕時的喬布斯進行了比較,稱贊他在多次采訪中的理性風范。這種喬布斯式的風格為該協議增添了獨特魅力。
雄心勃勃的 AVM:?ZeroSync 團隊宣布了 BitVM,一個可以在比特幣上計算任何內容的概念。這在技術上可行,但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實現,目前商業上還不切實際。Atomicals 的創始人對此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并看到了其協議的潛力,對 AVM 寄予厚望。
Rune
比特幣銘文創始人 Casey 一直對 BRC-20 不滿意,但無力改變。受 Atomincal 協議的啟發(猜想,因為 Atomincal 較早發布),Casey 提出了一種名為 Rune 的協議,用于發行類似可替代代幣的銘文。
本質上,Rune 和 Atomincal 非常相似。兩者都將代幣 ID、輸出和數量信息寫入 UTXO 腳本,由 BTC Layer 1 處理轉移,并不嚴重依賴索引器。主要區別在于,Rune 在腳本數據中包含了特定數量的代幣,而不是遵循 1 sat = 1 代幣的模型。這比 ARC20 具有更高的精度,但同時也增加了復雜性,限制了像 ARC20 那樣輕松利用 BTC UTXO 的可組合性。
有趣的是,Casey 的 Rune 協議最初只是一個沒有具體產品的 “想法”。然而,TRAC 的創始人搶先基于這個想法開發了第一個可用的協議,并發布了 pipe 銘文。
隨后,一個名為 Rune Alpha 的項目出現,引入了 Cook 銘文。起初,所有人都認為它是 Casey 的項目,但令人驚訝的是,他否認參與其中。盡管否認,市場熱情已經點燃,導致圍繞 Cook 銘文持續的炒作。
? BRC100
BRC100 聲稱作為一種應用協議。它遵循 BRC 20 的銘文理論,但增加了更多概念,例如協議繼承、應用嵌套、狀態機、模型和去中心化治理。
這些改進可能會使比特幣區塊鏈在未來支持原生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dApps) 的開發,例如 AMM DEX、借貸平臺、SocialFi、GameFi。該協議仍在開發中,請參考 [https://docs.brc100.org/] 查看其當前狀態。
? SRC20
SRC20 并非 Ordinal 的衍生品,而是直接競爭對手。網上有一張對比圖,清楚地展示了 BTC Stamps 和 Ordinal 之間的區別。
直接比較而言,Ordinal 將數據存儲在隔離見證字段中,而 BTC Stamps 將數據存儲在 BTC 交易輸出中。因此,在 BTC Stamps 中,SRC20 就相當于 BRC20 的可替代代幣版本。
SRC20 相比 BRC20 的優勢在于:存儲在隔離見證字段中的數據可能會被完整節點 “修剪”,而交易輸出不會。這使得 SRC20 或 BTC Stamps 成為真正的 “永久” 協議。
然而,缺點也顯而易見:SRC20 非常昂貴. 雖然 BRC20 鑄造成本在 3-5 美元之間,SRC20 則要高得多,約為 30-50 美元,相差 5-10 倍。
總體而言,SRC20 似乎更受西方開發者的青睞,因為它旨在對抗東方 BRC20 生態系統。
BRC420
BRC420 是由 Recursiverse 團隊 (https://twitter.com/rcsvio) 推出的 “BTC 元宇宙協議”。與之前的資產發行協議不同,BRC420 更側重于應用層,以其復雜性而聞名。
BRC420 引入了三個有趣的創新:
A. 全新資產類型:
BRC420 使用遞歸引入了更復雜的資產格式,即通過組合多個銘文來創建精致的銘文。這允許創造各種元宇宙銘文,例如游戲角色、游戲 DLC、HTML 腳本、音樂、視頻等。最終目標是實現 “鏈上銘文模塊化”。
B. 鏈上版稅:
通過啟用遞歸模塊資產的相互調用,鏈上資產可以涵蓋從角色和寵物到整個游戲腳本、虛擬機甚至是大型 AI 模型的所有內容。實施公平且自動的版稅系統可以激勵繁榮的開發者生態系統,促進鏈上產生更具價值的模塊。
C. Bitmap:
Bitmap 的概念令人著迷且先進。它可以被視為一個基于 BTC 的 Sandbox 土地,但具有更強大的原生功能。每個 .bitmap 銘文對應一個比特幣區塊,數量會隨著區塊同步增加。目前,已有超過 81 萬個 Bitmaps。
BRC420 擁有每年增加 50,000 的代幣供應。擁有超過 20,000 個唯一的持有人地址,僅次于 ORDI 和 SATS,排名第二。
盡管 BRC420 不擁有 Bitmap,但它卻是其最大的推動者,統治了超過 95% 的瀏覽器流量。有超過一百個團隊在 BRC420 上發行資產,使其成為與 Bitmap 緊密相連的應用協議。
這兩個技術解決方案被認為是比特幣長期擴容的重要候選者,即客戶端側驗證 (Client Side Validation)。值得注意的是 Nostr 資產協議 (Taproot Assets 之一)。盡管存在普遍誤解,Nostr 資產與 Nostr (去中心化社交網絡消息協議) 并不是同一個東西。Nostr 資產不使用 Nostr 協議發行資產,而是作為 Nostr 上的一個應用程序,利用 Nostr 消息管理托管錢包。
這允許用戶通過 Nostr 的公鑰和私鑰在協議層發送和接收 Taproot 資產。該項目團隊因命名問題在一段時間內面臨爭議。明年上半年,Taproot 資產將與閃電網絡進行集成測試。如果成功,我們可以期待未來 6-12 個月內 Taproot 資產的更多發行和閃電網絡側鏈上的新應用。
雖然 RGB 錯過了當前火熱的比特幣生態系統,但它仍然是比特幣長期擴容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它對智能合約的支持使其在可擴展性和靈活性方面比 Taproot 更具優勢,尤其是在 Tether 有意在 RGB 上發行 USDT 的情況下。在 RGB 上開發的團隊數量也遠高于 Taproot 資產。
然而,與幾位 RGB 和 Taproot 開發者的對話揭示,RGB 目前在與閃電網絡的集成方面面臨重大技術挑戰。因此,Liquid 側鏈可能成為 RGB 的短期“臨時選擇”。創始人 Maxim 甚至考慮啟動一個新的 Layer 1 來托管 RGB。從合法性的角度來看,閃電網絡無疑是最佳選擇。然而,技術兼容性問題能否克服,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隨著我們對比特幣生態系統未來的展望,我們可以預見在許多關鍵領域中出現激動人心的創新和轉變。它有望效仿過去幾年以太坊生態系統取得的成就。
1. 第二層解決方案
比特幣網絡的擁堵和高昂交易費用一直是阻礙其大規模應用的絆腳石。Layer 2 技術應運而生,旨在解決這些問題并釋放比特幣的潛力。
其中,BSquared 脫穎而出,它是一個兼容以太坊虛擬機 (EVM) 的 Layer 2 平臺,提供鏈下交易平臺并支持圖靈完備智能合約。這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降低了成本。BSquared 通過整合零知識證明 (ZKP) 技術與比特幣的 Taproot,保證了更強的交易隱私和安全性。甚至,該項目能實現比比特幣主網上低 50 倍的交易費用和快 300 倍的交易速度。BSquared 團隊積極鼓勵開發者在鏈上構建各種 DeFi 和 NFT 平臺,最終目標是將比特幣發展成一個充滿活力的平臺。
除了 BSquared,Bitmap 和 Babylon 也在各自開發 Layer 2 服務。Bitmap 利用其在 Layer 1 資產協議中強大的社區和影響力,在 Layer 2 生態系統中占據了很大的優勢。同樣,Babylon 也能利用比特幣抵押產生的巨大流量來推動 Layer 2 的建設。
2. 資產發行和交易
在未來的比特幣生態系統中,我們可以預期將出現更多的資產發行和交易平臺。這些平臺將使用戶能夠創建和交易各種數字資產。在這方面,Bitmap引入了BRC420協議,與Ordinals等協議相比采用了不同的方法。BRC-420協議創造性地將多個銘文合并成一個復雜的銘文,偏離了傳統的“單一銘文”方法。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創建鏈上資產,從角色圖像或寵物到完整的游戲腳本、虛擬機,甚至大型AI模型。開發人員可以購買這些資產或支付使用費用。
3. 穩定幣
穩定幣通過提供一個穩定的數字資產來緩解比特幣的波動,從而增強比特幣作為可靠價值儲存的實用性。BitSmileyDAO基于BRC20提供點對點借貸,以及基于這種借貸建立的保險和CDS衍生品。此外,他們已與幾家BTC第二層平臺建立了合作關系,提供穩定幣和DeFi生態系統產品。BitUSD的過度抵押機制類似于MakerDAO。在貨幣發行層面,用戶可以通過在合作的Layer2上使用Wrapped BTC或通過BitSmiley的官方橋梁橋接BTC來抵押BTC,從而鑄造bitUSD。BitSmiley通過其“銘文形成穩定幣”的方式填補了當前BTC生態系統的關鍵空白,并通過其借貸、保險和CDS衍生品解決方案在BTC DeFi中打開了新的大門。它迅速成為BTC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組成項目。
4. 借貸和借款
隨著比特幣的普及,借貸平臺將擴大為比特幣持有者提供借款和賺取利息的服務。這將進一步使比特幣金融化并吸引傳統金融機構。Babylon允許比特幣持有者抵押他們的空閑比特幣。這不僅增強了權益證明(PoS)鏈的安全性,還使用戶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獲利。Babylon提出了一種比特幣權益證明協議,消除了橋接到PoS鏈的需要,確保鏈的完全和可減少的安全保證。此外,該協議支持快速解鎖,最大化了比特幣持有者的流動性。其模塊化的插件設計使其與各種PoS共識算法兼容,為構建可重置協議奠定了堅實基礎。
5. 橋接
在未來,比特幣生態系統中的跨鏈技術將成熟,實現不同區塊鏈之間的互操作性。這將增強區塊鏈生態系統的協同作用,促進項目之間的合作和互動。為了在比特幣網絡中探索DeFi應用,BTC資產可以有效地引入具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鏈,如以太坊。Polyhedra Network引入了一種基于zkBridge的比特幣跨鏈消息傳遞協議,提高了比特幣網絡的互操作性。這一創新使比特幣網絡與其他區塊鏈網絡之間能夠進行安全互動,代表了區塊鏈技術的一項重大進步,為比特幣與各種區塊鏈之間的互動打開了新的可能性。
6. 應用程序
未來的比特幣上將有很大的應用潛力,涵蓋各個領域。這些去中心化應用將因比特幣的安全性和不可變性而為用戶提供更可靠的解決方案。在這些應用中,Bitmask是最受歡迎且最具代表性的錢包,用于在RGB上進行交易。它具有內置的市場(即將推出),支持RGB資產的交易。此外,團隊計劃在下一階段推出啟動臺部分。由于RGB是一種“本地擴展”解決方案,從技術和邏輯上講,它與BTC是最兼容的。值得注意的是,RGB V0.1已經正式發布了半年,V0.11 Alpha即將發布。因此,預計在未來六個月內,RGB生態系統將迎來發展勢頭,與比特幣的減半事件完美契合。
7. MEV
MEV,挖礦證明 (PoW) 機制的一個特性,理論上也適用于比特幣。在 BRC-20 熱潮期間,一位資深比特幣玩家使用銘文技術創造了名為 “Sophon” 的 MEV 機器,以保護比特幣免遭 “灰塵攻擊”。
“Sophon” 采用搶先策略,快速部署帶有相同名稱的代幣,將供應量設置為 1,并通過支付高額 gas 費用確保優先部署。這有效地阻止了其他人部署同名代幣。Sophon 的出現導致 BRC-20 代幣數量快速波動,成為比特幣 MEV 潛力的一次實驗。
比特幣交易目前主要以簡單的比特幣轉移為主,導致 MEV (礦工可提取價值) 的機會相對有限。然而,隨著 Taproot 或 Layer 2 等更復雜解決方案的引入,MEV 的潛力可能會增加。尤其是在所有比特幣開采完成后,MEV 可能會成為礦工收入的新來源。
目前,礦工并沒有經濟上的誘因去主動尋找 MEV,但我們可以在不久的將來看到類似 Flashbots 這樣的生態項目出現在比特幣 Layer 2 上。
這些創新和轉型將塑造比特幣生態系統的未來,使其更加易用、可擴展和適用。這不僅僅是一個初步的想象,更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前景。未來的實際發展將受益于持續的科技進步、社區內的協作合作以及市場對創新的持續需求
ABCDE Capital(BTC生態)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