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市場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明年初放行比特幣現貨ETF抱持樂觀預期,彭博ETF分析師堅信現貨James Seyffart和Eric Balchunas都堅信現貨ETF在2024年1月10日之前獲得批準的機率高達90%。
而最近幾周SEC正積極與數家申請BTC現貨ETF的機構會面磋商,這可能表明SEC即將就是否批準此類產品做出決定。
James Seyffart今(13)日在X平臺表示,過去幾天有4個不同的發行方就其比特幣現貨ETF申請事宜與SEC會面。貝萊德(BlackRock)昨天是幾周內第三次與SEC開會,而灰度(Grayscale)、Franklin Templeton、富達(Fidelity)上周也都曾與SEC會過面。
他補充道,SEC的交易與市場部門和財務部都出席了每次會議。這兩個部門將最終決定是否以及何時批準或拒絕發行方提交的19b-4和S-1表格。Eric Balchunas則稱,在我看來,貝萊德昨天與SEC的第三次會議是最引人注目的,因為每個人都在觀望他們是否能說服SEC在第一輪批準中允許實物買回模型。
貝萊德為無法持有比特幣的機構打開大門
值得注意的是,SEC公開的備忘錄顯示,貝萊德在11月28日與SEC的第二次會議中,修改了其比特幣現貨ETF的實物買回模型,這將使授權參與者(AP,Authorized Participant)能夠用現金(而不僅僅是加密貨幣)在基金中創建新的股份。
據《Coindesk》、《Cointelegraph》報導,貝萊德更新的實體買回模型的「預付」模式將允許摩根大通或高盛等華爾街銀行巨頭充當該基金的AP,從而使這些受到嚴格監管的美國銀行能夠避開無法直接在資產負債表上持有比特幣或加密貨幣的限制,為這些機構打開了大門。
根據修訂后的模式,AP將現金轉移給經紀交易商(MM-BD),MM-BD隨后將現金轉換為比特幣,然后由ETF的托管提供者(貝萊德案例中的Coinbase Custody)儲存。
貝萊德指出,更新的實體模型的好處包括降低交易成本、將風險從參與者身上轉移開,更多由加密貨幣做市商承擔,以及帶來市場操縱的卓越抵抗力,而市場操縱一直是SEC拒絕通過現貨ETF的主要理由。
貝萊德更新的實物贖回模型
華爾街銀行有望擴大現貨ETF的流動性
迄今為止,普遍的觀點是,AP應該是在加密貨幣領域的大型做市商,例如Jane Street、Jump Trading,而不是華爾街銀行。但這一結構改變意味著銀行得以參與、擴大流動性提供者的隊伍。CF Benchmarks執行長Sui Chung在接受Coindesk采訪時指出:如果SEC接受這種修訂后的可用現金和實物申購和贖回的雙重模式,這意味著在交易時支持ETF的流動性將會增加,因為顯然,作為該過程的一部分,您將擁有更多潛在的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