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otcoin Research?
特朗普重返白宮后,迅速兌現其競選期間關于關稅的強硬承諾,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關稅風暴,被外界形容為挑起了“關稅戰2.0”,引發了傳統金融市場和加密貨幣市場的劇烈震蕩。比特幣與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在此重壓下經歷大幅回落,眾多加密項目面臨著艱難的考驗。本文將剖析特朗普關稅新政的具體措施、宏觀傳導機制、美國關稅政策后續走向以及其對加密市場造成的深遠影響,幫助投資者全面洞察其中的風險與機遇。
(1)針對北美:2月1日,美國宣布對所有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對加拿大的能源資源征收10%關稅),以施壓兩國加強邊境安全、移民控制和打擊毒品走私。加拿大隨即宣布對數十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征25%的報復性關稅,墨西哥也計劃出臺報復措施。
(2)針對中國:同日特朗普宣布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2月4日生效。這一舉措被宣稱是為向中國施壓,要求其采取行動遏制芬太尼等毒品走私進入美國。特朗普還簽署行政令,取消了原本針對中國和香港低價值商品(低于800美元)的免稅政策,即這些小額包裹也需繳納新的10%關稅。這些初步措施標志著特朗普政府新關稅政策的開始。
(1)NAFTA關稅風波:3月4日,特朗普政府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生產的所有商品正式開征25%關稅。加拿大立即宣布對美國產品同步加征關稅回應,墨西哥也表示將制定報復措施,這引發了新一輪貿易戰擔憂。僅一天后,3月5日,特朗普又暫時豁免了對加拿大、墨西哥汽車的關稅一個月,以緩解美三大車企的壓力。3月6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將針對墨加兩國的關稅全面推遲至4月2日實施,以便繼續談判。加拿大和墨西哥因此暫緩了原定的反制計劃。盡管出現短暫緩和,3月7日特朗普轉而威脅對加拿大木材和乳制品征收新關稅,批評加拿大長期對美國農產品課征高關稅,并表示美國將以對等關稅回應。特朗普直言“未來關稅方面會有更多變化和調整”,這一系列反復舉措凸顯了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激進和多變,在短時間內動搖了北美自由貿易關系的穩定基礎。
(2)鋼鋁關稅回歸:特朗普政府還于3月恢復了對全球鋼鐵和鋁產品的高關稅。3月12日起,美國重新對進口鋼鐵加征25%、鋁加征10%的關稅(基于232條款的國家安全理由),這實際上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曾實施措施的“卷土重來”。作為回應,歐盟自4月1日起對美國產鋼鋁產品實施了4.4%至50%不等的報復性關稅。
“解放日”普遍關稅: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宣布了新一輪強硬的關稅措施,被稱為“解放日”關稅。他簽署兩項關于“對等關稅”的行政令:
(1)普遍征稅:自4月5日起對全球185個國家的所有進口商品一律額外征收10%的“普適性”關稅。這意味著除少數豁免外,美國對絕大多數進口產品都增加了10%的從價稅。美墨加協定(USMCA)伙伴加拿大、墨西哥暫時被豁免這10%普遍關稅,小額電商包裹(<800美元)也暫緩征稅,以減少對日常消費的沖擊。
(2)對等加稅:對于與美國存在巨大貿易逆差的經濟體,美國在10%基礎上施加更高的對等關稅稅率,自4月9日起生效。具體國家和稅率包括:中國34%、歐盟20%、日本24%、韓國25%、中國臺灣32%、印度26%、泰國36%等。同時,對所有進口汽車及零部件額外征收25%的關稅,自4月3日起實施,旨在推動汽車產業“回流”美國。本輪關稅幾乎將全球主要貿易國一網打盡,范圍之廣、稅率之高前所未有,被形容為投下了“關稅核彈” 。
來源:https://www.bbc.com/
如此劇烈的關稅攀升無疑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強烈震蕩,各國紛紛表態反制:4月3日,歐盟、加拿大明確表示“準備好采取報復措施”,日本則急欲尋求豁免;4月4日中國宣布征收34%關稅進行對等反制。隨后,特朗普威脅額外再加50%,再加上此前征收的20%,總額上升到104%。中國同日再宣布反制措施,4月10日起將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再加50%關稅,加征關稅稅率提高到84%。美國與以中國為代表的主要經濟體間形成了你來我往的全面貿易沖突局面。
距離美國正式對數十個貿易伙伴征收高額對等關稅不到24小時,特朗普突然改變了立場。4月9日特朗普表示鑒于超過 75 個國家已致電美國的代表機構進行磋商,宣布暫停實施新關稅90天,在此期間,普遍關稅將降至 10%,暫停措施立即生效。90 天關稅暫停不適用于美國針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同時將把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4%提高到125%。
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不僅改變了國際貿易格局,也通過多重宏觀經濟渠道影響著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市場。關稅作為重要的宏觀政策工具,會在經濟增長、通脹、資本流動、匯率以及市場情緒等方面產生連鎖反應,進而傳導到加密資產價格。具體機制如下:
經濟減速與通脹擔憂:大規模關稅相當于對進口商品加稅,直接推高了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這將抬升通脹壓力并拖累經濟增長。通脹預期走高迭加經濟減速,對市場而言是危險信號,投資者往往轉向傳統避險資產。事實證明,在關稅不確定性上升的情況下,今年以來投資者更青睞黃金而非比特幣等新興資產:4月初國際金價一度突破每盎司3,150美元的歷史高位。雖然比特幣被視為抗通脹“數字黃金”,然而市場表現顯示,其投機屬性暫時壓倒了避險屬性,通脹引發的避險需求主要流向了黃金等傳統資產 。
美元流動性收緊與變現需求:貿易戰擾亂全球供應鏈和貿易往來,可能導致美元流動性趨緊。進出口下滑會減少貿易項下的美元供給,而貿易不確定性令企業和投資者更傾向于持有現金,提高美元需求。這種情況下,部分機構和投資者可能被迫變現資產來籌措美元現金。,身處股市大跌環境中的一些投資者可能會拋售加密貨幣持倉換取現金。這樣的拋壓加劇了幣價下行。避險情緒也可能推高美元匯率,令以美元計價的比特幣價格承壓。目前來看,關稅沖擊下市場預期美聯儲將更早降息以支撐增長,這推動美債收益率急跌(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在關稅消息后下降了20個基點)。利率預期的變化也影響資金配置偏好:避險資金流入債市和美元資產,相對削弱了對高風險資產的配置意愿。
市場風險偏好與情緒轉變:大規模關稅被視為重大利空消息,直接動搖了全球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貿易緊張使市場不確定性飆升,投資者傾向“先賣出觀望”,股市下跌與比特幣下跌呈現出高度正相關,根據TradingView數據顯示,比特幣價格與S&P500指數的相關系數高達0.66,這表明在劇烈的風險沖擊下,比特幣目前被市場視作風險資產而非避風港。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還削弱了此前市場中的樂觀情緒。特朗普在競選和上任初期一度釋放對加密貨幣的友好信號,使比特幣在2024年底飆升至約109,000美元的高位。但關稅戰陰云迅速籠罩,隨著貿易前景惡化、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市場的風險厭惡情緒占據上風,加密資產此前的上漲動能明顯衰減。
來源:https://newhedge.io/bitcoin/us-equities-correlation?
歷史走勢與加密資產定位的改變:加密市場對貿易沖突的反應與幾年前相比有所不同。2018年特朗普首次發動貿易戰時,一些投資者將比特幣視作對沖不確定性的工具,曾推動其價格從當年低點約3,700美元飆升至13,000美元,上演了“逆風而上”的行情。然而當下的市場更加成熟且與主流市場聯動更強。在2025年的這輪關稅沖擊中,比特幣并未重復2018年的走強表現,反而與股票一同下跌。這表明比特幣的投資者結構和市場定位正發生變化:機構投資者占比提高,交易行為更像科技股等風險資產,而非完全獨立運行。這一變化也凸顯了加密市場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融合度提升。
2025年第一季度比特幣和加密市場的走勢與特朗普關稅政策的節奏高度相關,成交量和資金流的變化也反映出投資者情緒從樂觀轉向謹慎,在這樣的宏觀壓力下,加密市場短期內進入低迷調整階段。
2月樂觀情緒降溫:2024年年底至2025年初,在特朗普當選及宣稱支持數字資產的利好下,比特幣延續上一年的牛市行情,一度站上10萬美金關口。然而,隨著2月初關稅消息的陸續傳出,比特幣價格迅速轉向下跌,加密貨幣市場整體開始大幅下挫。至2月底,比特幣價格相較1月高點已下跌約28%,跌入技術性熊市區間。整個2月,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縮水了超過1萬億美元。可以說,加密市場在第一輪關稅風波中遭遇了“降溫”。
3月震蕩整理:進入3月,特朗普政府對墨西哥、加拿大和鋼鋁產品的關稅政策一波三折,市場情緒隨之反復。3月上旬北美關稅一度生效又被推遲的消息傳出后,比特幣在8萬美元出頭的價位附近反復拉鋸。一方面,暫緩對盟友關稅的舉措給市場帶來些許安慰,風險資產出現短暫反彈;另一方面,特朗普頻繁的強硬表態令投資者不敢大舉進場。在整個3月,比特幣價格總體在$75,000-$90,000區間寬幅震蕩。
“解放日”關稅引發4月劇震:4月初,特朗普正式簽署全面關稅行政令的消息成為導火索,引爆新一輪市場劇烈波動。4月2日全面關稅方案公布當日,比特幣價格先是短線異動——一度瞬間拉升至約$87,400,似乎有部分資金將其誤讀為通脹利好推動的買盤,但隨后急轉直下,最低跌至$82,000附近,日內振幅超過6%。截至4月9日,比特幣延續跌勢,價格一度大幅下探至$74,508,創下今年以來最低點。
來源:https://www.hotcoin.com/en_US/trade/exchange
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4月2日關稅宣布當日,全球加密貨幣相關投資產品(如ETF)出現了約86億美元的凈流出,其中比特幣ETF單日資金凈流出高達87億美元。這顯示機構資金在消息公布時迅速撤離避險。另外,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在關稅消息擾動的這一周內市值蒸發了約5,000億美元。同時,CME比特幣期貨持倉量下降,暗示部分機構投資者降低了風險敞口。以上跡象都表明,在關稅政策引發的避險環境中,資金正從加密市場階段性流出,場內流動性趨于緊張。
2025年初,世界經濟本已處于增長放緩和通脹回落交織的局面。美國在經歷2024年的加息周期后通脹有所降溫,但增長動能減弱,歐洲經濟徘徊在滯漲邊緣,中國等新興市場努力復蘇。此時全面貿易戰的爆發,無異于給脆弱的復蘇前景再添陰霾。
特朗普可能利用極限施壓作為談判籌碼,在迫使貿易伙伴讓步后,適度降低部分關稅以換取政治成果。例如,對加拿大、墨西哥的關稅可能在雙方就移民毒品問題達成協議后取消或降低;對歐盟的汽車關稅也許通過新的貿易談判被擱置;對華關稅或許在中國擴大采購或開放市場的交換下進行某些“階段性取消”。
特朗普政府強調關稅收入可以用于支持國內產業和基礎設施,最終可能通過談判對部分商品的關稅略作回調,但在如新能源、半導體等關鍵領域的高關稅預計將長期固化。如果經濟在2025年下半年顯著惡化,不排除特朗普政府被迫調整關稅策略。
在關稅沖擊下,增長前景惡化被認為將迫使美聯儲比原計劃更早放松政策。投資者預計美聯儲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開始降息。摩根大通私人銀行的分析指出,市場預期美聯儲年底前將利率降至3.5%左右,并認為增長風險將壓倒通脹風險成為壓低收益率的主要驅動因素。然而,一方面貿易戰引發衰退擔憂,另一方面關稅推升的通脹又限制了央行放松的空間。這種政策兩難增加了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
假如關稅長期維持,高企的進口稅相當于美國對自身經濟施加了一次滯脹沖擊。若所有關稅落實,由此推升的物價可能使美聯儲陷入兩難:降息可能刺激通脹和資產泡沫,不降息經濟又下行壓力巨大。如果貿易談判出現進展、關稅部分解除,則有望改善增長預期,減輕通脹壓力,美聯儲降息空間將打開,那時流動性改善將利好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各類資產。
如果貿易緊張能夠在短期獲得緩解,全球風險偏好回升,加密貨幣也可能迎來新一輪上漲行情。尤其是如果美聯儲得以順利降息甚至重新擴表釋放流動性,那么經歷深度調整的比特幣和以太坊有望重新走強。鑒于特朗普個人及其團隊對加密貨幣相對友好的立場,如果經濟向好,特朗普可能更愿意擁抱加密技術來吸引投資,例如推動數字資產監管改革、批準更多合規產品上市等。
相反,如果貿易戰持久僵持甚至惡化,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傳統金融市場低迷。在這種環境下,加密貨幣短期仍將與風險資產同跌。但經歷洗禮后,比特幣有機會在動蕩中重新證明其價值儲藏功能。當各國開啟競爭性寬松、法幣信用受損時,比特幣作為不受央行濫發影響的稀缺資產,可能獲得新一輪資金青睞。
短期內,關稅政策對加密市場的影響偏負面,市場在避險情緒中艱難尋底;中期來看,影響將取決于貿易戰的演變路徑和宏觀對沖政策的效力,加密市場可能維持高波動、震蕩筑底格局;長期而言,將推動全球經濟金融體系向新的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比特幣及整體加密資產或將獲得意外的戰略機遇。
無論結果如何,本輪關稅沖擊為加密行業提供了一次檢驗自身韌性的機會:比特幣是否真能成為“數字黃金”,將在更長周期內接受考驗。如果全球經濟因保護主義而趨向碎片化,比特幣有潛力成為連接各經濟體系的價值錨和對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