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自白宮宣布新互惠關稅后持續下跌,但我們認為關稅政策與貿易緊張局勢最終將對其形成長期利好。首先,高關稅助長滯脹,這往往對傳統資產回報不利,卻利好黃金等稀缺大宗商品。比特幣雖未經歷過往滯脹周期,但作為數字稀缺商品正日益被視為現代價值儲存手段。其次,貿易摩擦可能削弱美元儲備貨幣地位,促使各國央行分散外匯儲備,而比特幣作為非主權資產或將受益。點擊閱讀
特朗普使出了胡蘿卜加大棒的招數:一方面,繼9號早上將中國關稅加到104%以后,10號的早上再加到125%;另一方面,暫停其它地方的“互惠關稅”90天,以便“給予充足的時間談判”。事情走向其實并不令人意外:一方面特朗普之前在Truth Social上放了“不要反擊,反擊就繼續加稅”的狠話,如果不言出必行對華加稅,面子上實在下不來臺;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反映出投資者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政壇也有人對特朗普多有怨言(例如國會有議案提議限制總統的關稅權),這些都需要特朗普加以回應。點擊閱讀
美國當地時間周三(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解釋突然宣布暫緩“對等關稅”三個月的計劃時表示,外界在關稅問題上“有點反應過度”。“他們開始變得很吵。”特朗普在解釋過去一周白宮遭受外界越來越多的批評時說,“他們有點吵,也有點害怕。”點擊閱讀
近期加密市場乏善可陳,保守穩健的收益再次成為市場需求,因此結合自己近些年的投資心得及去年底對穩定幣領域的集中研究成果,談一談穩定幣收益這個古老但長青的話題。點擊閱讀
有讀者在留言中寫道:泡沫被刺破,讓幣圈回歸冷靜,一切市場回歸冷靜,現在反而是好事,也是一面照妖鏡。其它市場如何不好說,但我認為加密生態確實應該回歸冷靜,作為投資者應該反思這些年積累下來的各種模棱兩可、匪夷所思但卻被認為“正常”的觀點和思路。這些年我們經常說加密生態的牛熊周期是四年,這“四年”的周期又是因為比特幣的減半所導致的。點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