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reysen Cacciatore,Outlier Ventures研究助理;Jasper De Maere,Outlier Ventures研究主管;
翻譯:喜來順財經xiaozou
USD穩定幣市值突破2200億美元,占美國貨幣供應量的1%。隨著美國穩定幣立法即將允許銀行、金融科技公司、企業和政府等新型發行主體入場,市場正接近一個將徹底改變競爭格局、分發模式和行業創新的轉折點。更重要的是,穩定幣發行商的底層商業模式為美國政府提供了創新機遇:通過金融工程擴大短期債務買家基礎,并借助數字貨幣擴展美元全球影響力。
* 美元穩定幣總市值突破2200億美元,約占美國M2貨幣供應量的1%,年內增長59.7%,與M2的占比同比提升40.9%。
* 穩定幣發行商已成為全球第20大美債直接持有方,超越德國、墨西哥等主權國家,既彰顯市場增長潛力,也為美國將穩定幣監管與財政/地緣政治目標協同創造了戰略機遇。
* 盡管Tether和Circle仍以89%的市場份額主導穩定幣市場,但美國立法正為銀行和企業等新參與者打開大門——這些機構龐大的分銷渠道可能重塑市場競爭格局。
2025年穩定幣無疑已成為加密貨幣領域的主旋律。截至2025年一季度,USD穩定幣市值突破2200億美元(占法幣錨定穩定幣總量的99.8%),約占美國M2的1%。年內總市值增長59.7%,美元穩定幣/M2比率同比增長40.9%(見下圖)。
這一趨勢不僅體現數字美元的穩健增長,更反映經濟活動向分布式賬本基礎設施加速遷移。去年穩定幣結算價值超24萬億美元,憑借其穩定、高流動性及可編程的交換媒介特性,穩定幣已證明自身是區塊鏈金融與商業的基礎設施。
展望2025年,穩定幣在主權債務市場與地緣政治格局中越來越顯現其全球金融影響力。其商業模式為美國政府提供了通過數字資產強化美元霸權的獨特機會:通過立法激勵新發行商在美國開展業務,既能金融工程式擴大短期債務買家基礎,刺激美債需求,又能戰略性地擴展美元貨幣影響力。明確監管還將吸引企業、機構乃至政府考慮發行穩定幣,創造新的市場競爭格局。
數字資產行業普遍認知:穩定幣商業模式極度利好發行商。多數穩定幣采用1:1現金及高流動性資產(主要是短期美債)儲備支持。但與銀行或貨幣基金不同,穩定幣發行商并不將儲備資產收益分配給持有者,而是獨享利差收益——根據利率環境和穩定幣需求創造可觀收入流。
在全球宏觀層面,這種模式正催生對美國國債的新結構性需求。兩大發行商Tether和Circle合計持有1160億美元美債,使穩定幣公司躋身美債前20大直接持有方之列,超越德國、墨西哥等主權國家(見下圖)。
這一現象標志著穩定幣已不僅是加密原生市場的基礎設施,更是全球金融新勢力。隨著其美債市場角色凸顯,美國獲得將穩定幣采用與國家財政利益協同的創新機遇。美國財長Scott Bessent上月在白宮加密峰會上明確表態:"我們將保持美元全球主導儲備貨幣地位,而穩定幣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工具",顯示當局正將穩定幣視為捍衛美元霸權的戰略工具。
更深層次看,每個新發行商都是數字美元向全球經濟滲透的渠道。在通脹持續、資本管制嚴格、本幣不穩定的新興市場,穩定幣為個人和企業提供了便捷的避險工具。通過前瞻性立法,美國可加速全球穩定幣采用,既增強美元可及性,又擴展貨幣政策影響力。如此,穩定幣既是國內財政實力的杠桿,又是美元全球化的新工具。
隨著美國穩定幣監管框架加速完善,穩定幣整體市場結構即將迎來變革。上周美國證監會公司金融部門明確表示:由低風險流動資產支持的美元錨定穩定幣不構成證券。結合《STABLE法案》與《GENIUS法案》,這將為企業、金融科技公司、銀行及政府等強力新參與者鋪平道路。擁有成熟分銷渠道的新發行方很可能重塑競爭格局與創新方向,同時強化穩定幣在金融商業中的整體作用。
如今,Tether和Circle以89%市場份額主導穩定幣市場(見下圖),這種集中度反映了先發優勢與網絡效應的歷史影響。
雖然尚不確定市場份額能否被侵蝕,但監管明確帶來的風險降低,將使擁有強大金融渠道的新發行方有機會挑戰現有巨頭。銀行和頭部金融科技公司尤其具備優勢——可將穩定幣產品整合至現有資本市場基礎設施與客戶分銷網絡。除金融機構外,面向消費者的大型企業也蘊含巨大潛力:憑借海量用戶基礎和品牌粘性,它們可通過促銷折扣激勵用戶使用其發行的穩定幣。
總體而言,隨著發行方數量增加,用戶體驗將成為關鍵瓶頸。當市場上存在數百種機構/企業/政府發行的穩定幣時,需要優雅的解決方案來處理區塊鏈基礎設施、跨鏈互操作性、即時贖回、原子交換及出入金通道等問題,以推動規模增長與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