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教練
在今日3.28教鏈內參《鯨魚轉向積累》中,教鏈提到,以太坊PoS轉PoW的實質,是刪除了礦工這個利益群體,從而減少了博弈中相互制衡的parties,削弱了分權制衡,從而降低了總體的去中心化程度。
掩卷遐思,教鏈不禁陷入到對于權力和利益的深深思考之中……
教鏈想到兩句話:
沒有利益的權力是不完整的。
沒有權力的利益是不長久的。
對于第一句話的理解是:
把權力賦予一個或一群人,但卻不給予相應的利益。那么將會有兩個結果:要么他們會利用手中的權力攫取利益,要么他們會主動放棄權力。
相反的,如果讓一個人或一群人享有利益,卻不掌握相匹配的權力,那么也將會有兩個結果:要么他們會使用獲取的利益通過收買或交易等各種手段獲得權力,要么他們的利益會逐漸被掌握權力的其他人所攫取和侵占。
甚至可以這么說:
沒有利益的權力不是真正的權力。就像你被提拔到管理崗卻沒有漲工資也沒有分股票,那么只能說明這個領導崗位有名無實。
沒有權力的利益也不是真正的利益。就像你拿著某平臺發行的平臺幣,卻并不能享有像股東那樣由法律保障的投票權,那么持有平臺幣的收益不過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賭的是操盤方的內心善良和利益分享罷了。
由此可見,權力和利益是密不可分的硬幣兩面。利益是權力的經濟基礎。權力是利益的上層建筑。
歸根結底,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是利益對權力產生作用力。而權力對利益施加的,是反作用力。
好?,F在回到去中心化。
在教鏈看來,去中心化的本質,是權力的去中心化,也就是分權制衡。至于技術實現,那是手段,是物質基礎。
什么是權力?
權力是他人對服從和配合的同意。
很多人理解的權力,是由暴力機構確保被廣泛服從和配合的。但事實上,這個理解是有很大瑕疵的。
一方面,暴力并不能確保權力的實現。對于視死如歸的人,依賴于暴力的權力就失敗和消亡了。
另一方面,除了暴力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種方法和手段可以實現權力,比如靠影響力,靠人格魅力,靠動之以情,靠曉之以理,靠金錢收買,甚至靠欺騙和忽悠,都能夠取得別人的服從和配合,那么也就實現了權力。
反之,如果我們允許別人不服從、不配合,那么就是消解了自身的權力,賦予了對方一定的權力,實現了權力的分散。
允許別人不服從、不配合是什么?沒錯。是給予別人以自由。
因此,從嚴格的邏輯上,權力的實現,必然以消減他人的自由為代價;而自由的實現,則必然以權力的分散為前提。
去中心化本就是通往自由之路。所以這也是為什么貝萊德CEO說過一句話,BTC的價值就是人類自由的價值。
賦予人自由,即對人的解放。
解放,需要賦予自由。自由,需要去中心化。去中心化,需要分權制衡。分散權力,需要分散利益。
換句話說,要創設新的權力團體,就需要有新的利益機制,這樣他們才會為了捍衛其利益而牢牢抓住權力,并與其他權力團體進行博弈,相互制衡。
中本聰發明的BTC,正是無中生有地創設了一個全新的權力團體——PoW礦工。
雖然都是叫做“挖礦”,但是使用硬件算力和大量電力進行物理挖礦的PoW礦工,與質押代幣進行金融生息的PoS節點,有本質的區別。
這個本質區別就是,PoW礦工的生產資料,即他所掌握的生產性資本,是礦機硬件,而不是像PoS節點的生產資料主要是貨幣資本。
PoS節點雖然也需要運行機器以便于出塊記賬,但這只是他行使記賬權力的手段,而不是作為他的主要生產資料。他的主要生產資料是貨幣資本,是他質押的代幣。他的利益是來自于代幣質押的生息,而不是機器節點的運行。
由此向前再走一步,就進入到DeFi質押挖礦的領地。在這里,挖礦已經成為了一層面具。一切物理的算力和電力都被取消。只要存入代幣,就可以獲得利息。
BTC中的生產,也就終于變成了純粹的金融循環游戲。
PoW礦工的生產資料是機器算力。BTC囤積者的生產資料是貨幣資本。他們手中的資本不同,利益機制不同,權力類型不同。于是權力被分散。兩種類型的權力之間彼此博弈和制衡。
從PoS到DeFi質押,生產資料也基本上變成了貨幣資本。這使得所謂的新礦工,與BTC的PoW礦工根本就不是一個物種,而是與代幣囤積者,尤其是大戶和巨鯨,高度趨同。他們的生產資料都是貨幣資本。于是在BTC中被分散的權力,再一次得到了集中,集中到了貨幣資本的手中。大戶和巨鯨,即是貨幣資本的具像。重新集中的權力失去了BTC中存在的博弈和制衡。缺乏制衡的權力像一頭巨獸,壟斷和綁架了項目的發展和未來。
在教鏈看來,BTC的成功,是去中心化的成功。而BTC之所以在去中心化上取得成功,正因為中本聰為BTC系統創設了一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全新的利益團體和權力團體,即PoW礦工。
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是,為什么迄今為止,所有刪掉PoW礦工這權力一級的其他所謂區塊鏈系統,無一取得魯棒的成功?
教鏈覺得,原因可能正在于此。即,去掉了PoW礦工之后,這部分權力和利益就會被其他角色所攫取,并讓整個系統的權力失衡,某個角色會獲得壓倒性的優勢,從而壟斷整個系統,讓系統失去有效的博弈和制衡,從而讓去中心化名存實亡,并最終走向腐敗和衰亡。
人性決定了,失去外部挑戰、博弈、制衡,壟斷系統必然走向腐敗。正如阿克頓勛爵說的: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
在BTC系統中,通常認為,PoW礦工是一極,囤幣者是一極,而第三極則是BTC開源代碼維護者。這個理解其實并無定論。開源代碼維護者作為權力一極,其利益機制和權力基礎都甚為模糊。BTC系統并不會直接獎賞代碼開發者,他們純粹靠志愿服務,靠愿景和理想主義內在驅動。BTC系統也并不直接賦予開發者以顯性權力。不像PoW礦工有權把區塊獎勵發給自己,而囤幣者則用私鑰牢牢控制自己的BTC,他們的權力行使是直接的、顯性的、明確的。開發者只能靠自身的專業性和影響力,才能獲得社區的認可,否則任何人都有權拒絕使用他們開發的代碼。
如果為了低碳或者成本門檻等種種可能的原因,把PoW礦工去掉,要實現去中心化分權,就需要創設新的角色和機制,來填補這一權力和利益的空白位置,而不能讓其流失到其他需要被制衡的角色手里,從而讓系統權力失衡、利益失衡,向中心化坍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