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電信、能源、供水與交通等物理基礎設施網絡往往是自然壟斷市場——由單一企業提供服務的成本遠低于競爭環境下的成本。在多數發達國家,這些網絡受制于復雜的政府監管與規制約束,導致創新動力匱乏,更遑論糟糕的客戶體驗、落后的用戶界面、平庸的服務質量和遲緩的響應速度。這些網絡效率低下且維護不善的狀況絕非巧合,加州山火導致PG&E破產的事件,或是傳統電信公司的保護性法規都是明證。在發展中國家,情況則更為嚴峻:這些基礎服務要么缺失,要么價格高昂且供應稀缺。點擊閱讀
特朗普政府計劃于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如同懸在市場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引發了全球貿易格局的潛在動蕩。盡管近期市場情緒因政策可能“溫和化”的信號而有所緩和,但仍應關注其對加密市場和傳統金融市場的影響。點擊閱讀
以太坊在幕后繼續穩步發展。在有關世界計算機“正確”路線圖的持續爭論中,開發人員一直在穩步前進,穩步準備兩項重大升級:Pectra(計劃于2025年5月進行)和Fusaka(計劃于2025年底進行)。?點擊閱讀
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46.9% 的加密參與者表示他們對 2025 年的加密 AI 產品持樂觀態度。具體來說,19.9% 的人對加密 AI 產品有些樂觀,而 27.0% 的受訪者則完全樂觀。這是因為將加密與 AI 相結合的用例已經得到改善,并且得到了更廣泛的采用。點擊閱讀
大概在幾年前,一位圈內我敬仰的前輩無意中就說過(大意是):他認為比特幣的未來有點危險。很多我們給比特幣冠上的那些“頭銜”和“標簽”其實值得商榷。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內心是相當震驚的,不敢相信這位前輩會說出這樣的話。直到今天,我也不太認同這句話。點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