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小魚
我們看到的產品體驗絲滑只是表象,如果只是簡單去夸贊OKX產品交互體驗做得怎么好,那我們其實沒有抓住OKX產品的精髓所在。
OKX產品的護城河究竟在哪里呢?OKX的強大之處又在哪里呢?
為什么OKX常常可以做到后來者居上?為什么本次OKX DEX暫停服務,短時間內OKX DEX地位依舊穩固呢?
其中一大原因就是OKX擁有極其強大的基建,我們在產品中感受到的絲滑體驗只是結果,背后是靠很多基建支撐的。
就像我們只能看到冰山一角,海平面下方才是事情的真相,也才能看清楚一個巨無霸的全部。
我們需要先了解下Web3錢包的系統架構,整體可以分為幾層:
1、用戶界面層
這一層就是我們普通用戶可以直接感知到的產品,包括錢包APP、瀏覽器插件、網頁端,以及開發者用到的SDK。
這一層是最表層,如果想要做到直觀、絲滑、流暢,需要下面幾層的緊密配合才行。
2、應用層
應用層是錢包的核心業務邏輯層,包括DEX、Marketplace、DeFi、Wallet。
這一層將用戶意圖轉化為具體的鏈上或鏈下操作。
每一個業務都是一個復雜的模塊,包含了非常復雜的業務邏輯。
在這一層上,OKX的業務可以說覆蓋非常廣泛,無論是DeFi還是NFT(比特幣銘文)都做得很深。
3、數據層
數據層負責存儲和管理錢包相關的本地和遠程數據,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這一層是系統可靠性的基石。
我們在應用層使用的所有數據,都是在這一層處理,包括數據存儲、數據結構化、數據分析、數據監控。
OKX在數據這一層做得非常厚,OKX有非常強大的鏈上數據分析能力,甚至推出了商業化產品OKLink。
4、交互層
交互層是OKX錢包與外部系統(包括區塊鏈網絡和其他服務)的橋梁,主要是鏈上數據同步和解析。
這一層需要與鏈上節點通信,廣播交易并查詢鏈上狀態。
5、鏈上節點層
鏈上節點層是錢包與區塊鏈網絡的直接連接點,負責與分布式賬本交互。這一層決定了錢包的去中心化程度和性能。
OKX自行部署了部分節點(如Ethereum、X Layer節點),也支持接入第三方節點服務(如Infura、Alchemy)。
一般來說,為了安全性和可靠性,OKX會自建大部分節點。
同時,這樣也保證上鏈的速度,在Meme幣浪潮中尤為重要。
當然,節點的運營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是一個需要投入大量資源的基礎建設。
了解這五層之后,我們會發現Web3錢包并不簡單,想要做好,想要做到用戶體驗流暢,需要每一層都做很多事情并且相互配合得很好。
這也是為什么,市面上的很多錢包用起來很卡頓,總是有一種說不出的阻塞感,典型如MetaMask,就是底層基建沒有做好。
當OKX在每一層都追求極致優化(如Gas動態調整、節點自建)時,其他產品還停留在“能用”層面,未深挖用戶體驗。
當OKX依托強大生態(交易所、DEX、NFT市場)和自建基礎設施,形成了協同效應,而其他產品多為單一錢包,缺乏業務壁壘。
當OKX積極擁抱新技術和新協議(如比特幣銘文、Meme幣),而其他產品迭代緩慢,跟不上Web3快速發展。
這就是OKX與競品們的真正差異。
目前其他競品們開始瘋狂擴張,但是不一定能承接住這潑天的流量,關鍵要看,到底誰的產品體驗足夠好,最終能真正把用戶留下來。
但是真的在短時間內做到媲美OKX錢包的用戶體驗還是挺難的,OKX錢包在每一層的技術積淀實在是太深厚了。
更關鍵的是,OKX也不會給競爭對手們留太多的時間,他們肯定會拼盡全力補足DEX的數據監控和地址標記能力,也會和高層們充分博弈。
這就是為什么,我一直認為OKX DEX的龍頭依舊穩固,OKX DEX重啟服務后,其流暢的用戶體驗還是會將用戶們重新吸引回來。
等待OKX DEX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