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喜來順財經0xxz
在經過1年的過渡后,2025年2月25日Vitalik和以太坊基金會(EF)宣布以太坊基金會執行董事Aya Miyagotchi正式升任以太坊基金會主席。隨后Aya Miyagotchi發文介紹了其對以太坊基金會的未來規劃,以下為全文:
親愛的以太坊社區成員們,
今天,我很高興翻開新的一頁,告訴大家我即將結束以太坊基金會(EF)執行董事這一篇章,并擔任基金會主席這一新角色。這個新機會將使我能夠繼續支持 EF 的機構關系,并更廣泛地擴大我們的愿景和文化的影響力。我對未來充滿感激和熱情,雖然我在一年前就做出了這個決定,但最近發生的事件給了我一個絕佳的機會來反思什么對我來說才是真正重要的。
過去幾周,以太坊的深層含義被揭示出來——當網絡性能或 ETH 的市場價值引發爭議時,這一事實在緊張時刻變得最為清晰。在全球范圍內,團隊和個人談論以太坊就像談論他們自己的一樣,但正是這種緊張感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所在:以太坊屬于每個人,正是因為它不屬于任何人。我們的無需許可文化不僅容忍分歧——它通過分歧變得更加強大。在這一切之中,我們看到了新的、充滿希望的能量,這讓我想起,我們常常在黑暗中注意到北極星——這是我們常常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我想借用 Stewart Brand 的《Pace Layering》來解釋我對以太坊的看法。他提出了一個世界運作的框架,該框架受到了 Brian Eno 的《Shearing Layers》的啟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模型塑造了一群有影響力的人士、技術專家、藝術家、未來學家和組織的思維。
以太坊在這些層級中處于什么位置?是在快速發展的外層,快速進行實驗?還是在核心,自然和文化發展得更慢?我認為答案并不完全在于這兩個方面。如果我們希望以太坊不僅僅是一個短期產品,如果我們希望它長期融入世界結構,我們需要所有層級,以各種速度發展。如果我們不希望以太坊永遠局限于一家公司的短期產品,那么所有層級都不能——也不應該——由 EF 主導。
以太坊基金會致力于發現這些層之間的差距和不平衡。以太坊基金會的角色從來都不是控制或擁有以太坊中的所有域。相反,我們的責任——我們的責任——在于維護以太坊的價值觀。通過我們的行動和不作為,我們有責任確保以太坊保持彈性,不僅作為一個網絡,而且作為一個更廣泛的人、思想和價值觀的生態系統——永遠不會淪為單個組織的產品。
可信中立的價值并不意味著平等對待一切,而是意味著做出有原則的選擇,從根本上保護以太坊的完整性。我們的減法哲學常常被誤解:它不是極簡主義,也不意味著為了極簡主義而少做事。它是一種減法設計思維,注重結果而不是僵化的方法。減法不是過程,而是我們努力追求的結果:一個更少不平衡、更少中心化的格局,這可能會損害以太坊的價值。這種思維方式不是認為少就是好,而是認識到實現平衡往往需要深思熟慮的復雜性或添加新機制,以確保沒有任何一個實體(包括 EF)主導以太坊的發展。
通過只擁有我們最適合擁有的東西,以太坊基金會幫助啟動了新項目、新組織和新英雄。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無數的決策幫助以太坊成為同類中最大的生態系統,同時保持其無限的潛力。以太坊可以做任何事情,無處不在,為每個人服務,每個領域都由最聰明的人才提供支持,最重要的是,它必須保持不受控制。這些價值觀是我們的北極星,這就是我們實現以太坊作為世界計算機的最初愿景的方式。
這一哲學理念貫穿于我們所做的一切。
以下是EF的行動對以太坊研發和基礎設施產生影響的一些例子:
我們并不進行控制,而是管理所有核心開發電話,為通過社區智慧做出技術決策創造空間。
我們提倡客戶端多元化,不僅僅是在數量上,而是為了使客戶端獲得成功,并由生態系統中的不同團隊維護,以避免單點故障。客戶端激勵計劃也一直在支持客戶端團隊的工作。
我們支持研發互操作務虛會的協調,并深知當不同的團隊相互交流想法時才會產生真正的突破。
有些努力始于我們種下的種子——例如賬戶抽象或跨 L2 協調,但它們的設計初衷是超越我們最初的傾向,并通過社區培育而蓬勃發展。
合并和轉向PoS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僅因為它必須在數千個應用程序繼續運行的同時無縫執行,還因為它需要一種微妙的平衡:領導而不控制,協調而不集中。
Devcon已經成為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真正獨一無二的東西。它不是一場普通的會議,它提供了一個空間,社區中心和特定領域的活動由那些在生態系統各個角落推動進步的人領導。我們專注于培養不同社區的領導力,使他們能夠塑造自己的愿景并與他們的人民建立聯系。雖然這種方法使協調變得更加復雜,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并要求我們接受一定程度的不可預測性,但我們相信這是反映以太坊真正本質的最佳方式——一個獨立但相互聯系的社區網絡,每個社區都為整體做出貢獻。我們自 2021 年以來舉辦的Devconnect是這一理念的自然延伸:為深入、專注的協作創造空間,同時允許不同的社區以自己的方式領導。
在秉承這一理念開展工作時,我鼓勵我們的團隊牢記一個關鍵原則:EF必須不斷發展,就像以太坊本身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實體一樣。但是,我們必須避免像傳統公司那樣發展,因為EF的目標不是讓EF“獲勝”——而是讓以太坊在堅持其核心價值觀的同時取得長期勝利。隨著生態系統需求的發展,我們的重點從簡單地問“EF 如何執行此操作?”轉變為“以太坊如何實現此操作,EF 應該扮演什么角色?”這并不意味著后退;相反,我們會帶著目標、策略和意圖向前邁進,始終以我們的使命為指導,以維護以太坊的完整性和價值觀。
減法,而非極簡主義
長期可持續性,而非短期收益
深思熟慮的復雜性,而非過度簡單化?管理,而非控制
適應性增長,而非僵化結構
有目的的進化,而非企業式擴張
社區領導,而非支配
見證生態系統的這種增長真是太神奇了。七年前,當我加入 EF 時,以太坊的聲音較少。參與(包括網絡的建設和保護)集中在較少的人和地區。那時,作為一名折衷夢想家(Eclectic Dreamer,比起執行董事,我更喜歡這個頭銜),我經常問自己:是什么讓以太坊不僅與眾不同,而且獨一無二?答案總是清晰而深刻:真正的韌性,植根于以太坊的價值觀。以太坊不會像機器一樣成長;它像花園一樣成長,因其生物多樣性而變得更加強大,因為整個游戲是無限的而蓬勃發展。這個愿景——無限花園(Infinite Garden)——就是從這種認識中誕生的。今天,以太坊作為一群聲音蓬勃發展:核心開發人員和研究人員完善協議,L2 團隊實現可擴展性,應用程序構建者將以太坊與現實世界聯系起來,當地社區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它的未來。這種豐富性——技術和社會創新相互交織、相互影響——不僅僅是以太坊的一個特性,更是它經久不衰的原因。
當我們聽到民主制度遭到破壞的某個地方的人說“去中心化是我國家建設的唯一途徑”時,這提醒我們以太坊的技術選擇對人類有著深遠的影響。雖然以太坊基金會無法獨自玩這場無限游戲,但我們仍然致力于堅持讓以太坊的技術和社會創新繼續服務于人類的價值觀。
一年前,當我第一次與 Vitalik 討論過渡到主席的可能性時,目的是繼續培育以太坊獨特的文化,并充當彌合以太坊與更廣泛的全球社區之間差距的聲音。正如在Pace Layering中一樣,文化發展最慢,但它為接下來的一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如果緩慢的部分不偶爾令人沮喪,那么它們就沒有發揮作用 - Stewart Brand?”)。文化遠遠超越了市場周期,支撐我們度過冬天,推動我們度過春天。
感謝過去七年陪伴我的每一個人,感謝那些鼓勵我堅持自我的人。發展 EF 和支持以太坊通常需要非常規的方法和挑戰傳統組織智慧的決策。我非常感謝那些激勵我保持勇敢并相信追求我們的價值觀將照亮前進道路的人。這段旅程從來都不是輕松的,沒有你們,我不可能做到。我衷心感謝以太坊基金會過去和現在的每一個人,他們耐心而勇敢地共同參與了這段非凡而又非同尋常的旅程。
謝謝你們所有人,是你們不斷提醒我我們為何來到這個世界上。
我們繼續在花園里建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