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rtin Young,CoinTelegraph;編譯:五銖,喜來順財經
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賈斯汀·德雷克認為,隨著以太坊發行量的減少,以太坊“很快”就會成為“超級穩健”的貨幣,而其競爭對手比特幣則隨著接近 2100 萬的供應上限而“被淘汰”——這引發了兩個社區之間的爭論。
德雷克在 2 月 5 日的 X 帖子中表示,要使以太坊“再次成為超級穩健貨幣,要么發行量必須減少,要么銷毀量必須增加。”
“我相信兩者都會發生,”他說。
以太坊在 2022 年合并后出現通貨緊縮,但在 2024 年 4 月 Dencun 升級后開始增加,Dencun 升級降低了第 2 層網絡的費用和總銷毀量。
然而,德雷克將 ETH 的發行量與比特幣區塊鏈的發行量進行了比較,發現自 Dencun 升級以來,比特幣的供應量增加了 657,000 個比特幣,而同期以太坊網絡增加了 469,000 個以太坊。按當前價格計算,比特幣價值約為 634 億美元,而以太坊的價值僅為 12.3 億美元。
“如今,BTC 的供應量每年增長 0.83%,比 ETH 快 66%”,Drake 說。
以太坊合并以來 ETH 和 BTC 的發行量:來源:ultrasound.money
德雷克表示,比特幣區塊鏈的 2100 萬供應上限可能導致長期安全風險,因為礦工的收入主要來自區塊獎勵——約 99%,而過去一周只有 1% 來自網絡費用。他補充說,由于攻擊網絡的成本相對較低,比特幣很容易受到安全風險的影響。
“比特幣區塊鏈已經完蛋了。要對比特幣發起永久性的 51% 攻擊,大約需要 100 億美元和 10 千兆瓦的電力。對于民族國家來說,成本微不足道。”
以太坊教育家安東尼·薩薩諾補充道:“比特幣用戶仍然沒有意識到即將來臨的災難,這對我來說簡直是瘋了。”
然而,分析師詹姆斯·切克指出,對比特幣可持續性的批評者未能考慮到能源進步、挖礦效率和經濟激勵等因素。
他說,如果比特幣達到儲備狀態,高額費用是不可避免的,類似于機構為安全存儲黃金而支付的費用。
決定盈利能力的 ASIC 挖礦設備的成本也被忽視了。破產的礦工以較低的價格出售設備,讓新進入者繼續挖礦,并確保網絡安全。
他補充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網絡費用將維持運營成本,而補貼已經覆蓋了資本支出。
切克還認為,能源的進步,尤其是核能和浪費的能源利用,將降低挖礦成本。
他聲稱挖礦通過需求響應穩定了能源網,降低了運營商的維護成本。他說,一些電網最終可能會發現,以虧損的方式挖比特幣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這個話題非常復雜,但我認為反對比特幣可持續性的論點沒有考慮到更深層次的情況。這是一個多變量問題,從長遠來看,我對這個問題持相當建設性的看法,”切克說。
“Justin聲稱接入并運行一個小國的電力是一種廉價而簡單的做法。人們無法量化這種說法有多么不嚴肅。”
與此同時,德雷克承認以太坊也有自己的問題,比如過度質押激勵,取代了 ETH 作為“原始”抵押品的地位。他還表示,像 Lido 這樣的流動性質押平臺存在系統性風險。
他提出了一種“Croissant 發行”模型,即供應量遞減發行,當質押量達到 50% 時,發行量降至零,峰值發行量上限為每年 1%,以實現市場驅動的平衡。
Croissant 發行模型。資料來源:Justin Dr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