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atrick Bush ,VanEck?編譯:Alex Liu,Foresight News
我們對 Sui 和 Aptos 在區塊鏈性能、可擴展性、生態系統和交易優勢方面進行了比較,并預測到 2025 年底,SUI 的價格將達到 16 美元,APT 將達到 22 美元。
請注意,VanEck 持有 Sui(SUI)和 Aptos(APT)。
此前我們討論過以太坊和 Solana 吸引數十億用戶進入加密領域的潛力。盡管這兩個生態系統都極具吸引力,但它們代表的是早期區塊鏈技術。自誕生以來,新一代區塊鏈不斷涌現以突破這些系統的限制,其中就包括由 Facebook 區塊鏈項目 Diem 前成員創立的 Aptos 和 Sui。
Diem 曾試圖為 Facebook 社交媒體平臺打造穩定幣支付系統,但因監管壓力擱淺。然而其技術實驗推動了區塊鏈領域的重大突破。Diem 最重要的遺產是Move 智能合約編程語言——基于全球 430 萬開發者使用、增速第三快的 Rust 語言開發,專為解決以太坊 Solidity 和 Cardano Haskell 等早期智能合約語言的缺陷而優化。Aptos 和 Sui 均利用 Move 為開發者構建更快、更安全、更直觀的開發環境。Move 還助力兩者的虛擬機(VM)實現更快的交易確認速度(用戶獲得確認的時間)和更高吞吐量(系統單位時間處理交易量)。Move 的潛力如此巨大,基于 Move 的區塊鏈總市值一年內從約 50 億美元飆升至 220 億美元。
區塊鏈性能與可擴展性
生態系統
交易體驗
代幣經濟學
估值模型
2025 年價格預測
結論與投資風險
加密開發者社區規模僅為 JavaScript 的 1/1000
數據來源:Electric Capital, Slash Data(截至 2024/12/19)
Move 語言的重要性在于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友好的入口。加密開發者群體規模極小 —— Meta(Facebook)的全職開發者數量甚至超過整個加密行業。通過提供更易用高效的語言,Move 有望吸引更廣泛的開發者群體,促進實驗與創新。這種創新對于發掘推動大規模采用的「殺手級應用」至關重要。我們將區塊鏈視為創新實驗平臺,其高估值源于孕育億級用戶應用的能力。由于無人預知下一個突破性應用將如何誕生,吸引盡可能多的開發者進行實驗顯得尤為關鍵。
Aptos 和 Sui 均將 Move 虛擬機與先進共識機制結合,確保網絡高效驗證交易。這種尖端虛擬機與共識協議的組合構成了其技術基石,提供了超越前代區塊鏈系統的性能。在 Solana 的 Firedancer 等創新證明其局限性前,Sui 和 Aptos 代表著區塊鏈技術的巔峰。
Aptos 于 2024/10/18 創下單日 3.26 億筆交易(13,300 TPS)
各區塊鏈單日交易峰值 數據來源:Artemis XYZ(截至 2024/12/19)
Sui 和 Aptos 提供了能服務數億用戶的關鍵區塊鏈技術。兩者在簡化開發流程與保障安全性方面優于 Solana(以復雜性換取擴展性)和以太坊(以僵化的技術官僚治理和落后技術換取生態豐富性)。戰術層面,Sui 和 Aptos 為當前加密核心用例(投機與價值轉移)提供了更優體驗;戰略層面,它們為 AI 代理、社交媒體、云服務等非投機性應用奠定基礎。雖然未來現象級應用形態尚未可知,但 Sui 和 Aptos 已展現出吸引下一代區塊鏈用戶的強大潛力。
但究竟是什么讓這些系統如此卓越?二者孰優孰劣?
盡管共享 Move 語言基因,兩者的區塊鏈架構卻體現了不同的設計哲學。每個網絡都采用定制版 Move 語言,針對交易處理方式做出獨特優化。
當交易發送至區塊鏈時,會攜帶需修改的數據庫(即「狀態」)信息。區塊鏈工程師稱這些數據庫更新為「狀態變更」。多數區塊鏈采用層級驗證機制:單個驗證者擔任臨時「領導者」,負責接收交易、驗證有效性(檢查簽名、防止雙花)、排序執行并更新狀態,生成的交易區塊廣播至其他驗證節點。當超三分之二(66%)驗證者達成共識,區塊鏈即進入下一區塊處理。
區塊鏈架構可分為兩大核心組件:
1 交易處理與區塊構建
驗證交易真實性
確保賬戶余額充足
執行智能合約
更新區塊鏈賬本
2 網絡通信與狀態同步
向全網廣播交易區塊
同步賬本變更確保所有驗證者狀態一致
處理賬本核對中的沖突
提升吞吐量需增大區塊容量或優化數據處理效率。Sui 和 Aptos 通過定制化 Move 語言以不同方式突破技術邊界。
區塊鏈交易吞吐量 = 區塊大小 × 區塊處理速度
兩者均致力于優化數據處理規模與傳播速度。我們通過分析其「交易處理與區塊構建」環節的設計差異,揭示各自的優勢與取舍。
區塊鏈=餐廳:提供基礎設施與環境
用戶=顧客:通過「點單」(交易)與系統交互
交易=訂單:用戶發起的特定請求
鏈上應用=服務員:傳遞訂單至廚房(驗證者)并返回處理結果
領導者驗證者=廚房:處理訂單(驗證執行交易)并產出結果(狀態變更)
狀態變更=菜品:處理完成的交易結果
在此類比中,Sui 和 Aptos 的技術改進如同優化餐廳運營 —— 加速廚房效率、提升服務員協調性、確保訂單處理精準快速。
以太坊采用單線程狀態更新機制,需在較長時間內累積交易形成區塊。其區塊容量小、操作受限,且交易必須串行處理 —— 即使涉及不同狀態部分也需排隊。這種小區塊、低頻更新、串行執行的組合導致低吞吐量與嚴重擴展性問題。
類比:以太坊如同僅有一位廚師的餐廳。顧客(用戶)通過服務員(應用)提交訂單,訂單匯總成容量有限的清單。未支付足夠高「小費」(Gas 費)的訂單會被剔除。約 12 秒后,訂單清單送至「主廚」(驗證者)按小費高低排序處理。由于產能有限,高峰期必然出現嚴重擁堵。用戶既抱怨漫長等待,又痛恨支付高額費用卻未獲服務。
以太坊餐廳:即使訂單無沖突也需逐一處理?
來源:VanEck Research(2024/12/19)
通過允許無沖突交易并行處理,兩者實現重大突破。例如簡單支付或使用不同應用的交易可同步執行。雖然 Solana、Monad 等鏈也支持并行,但 Sui 和 Aptos 目前擁有最先進的設計。
類比:為廚房增配多名廚師。但受設備數量限制,當多桌同時點披薩時,烤箱容量不足將導致部分訂單仍需排隊。在區塊鏈場景中,這類似于交易者在同一 DEX 爭奪最優價格 —— 沖突必須解決,而 Sui 與 Aptos 采用了不同方案。
并行處理提升吞吐量?
來源:VanEck Research(2024/12/19)
采用類似 Solana 的「靜態并行」機制,交易需預先聲明讀寫狀態部分。Sui 據此判斷沖突,并按費用、接收時間等排序解決。
類比:在「Sui 餐廳」,服務員(應用)分解訂單涉及的廚房設備。若兩訂單需用同一設備(如披薩爐),系統將預先確定處理順序。例如:
A 桌點白披薩
B 桌點黑披薩(招牌菜)
C 桌點三文魚
A、B 訂單因共用烤箱產生沖突,系統優先處理 B 訂單,而 C 訂單因使用空閑烤架可即時處理。
Sui 沖突預判機制
來源:VanEck Research(2024/12/19)
采用類似 Monad 的「動態并行」,假設沖突罕見,交易處理中實時檢測沖突。若發現沖突(如多筆交易爭奪同一資產),則回滾并重新排序。
類比:在「Aptos 餐廳」,服務員無需預判廚房設備使用情況。訂單直達「廚房總管」(調度器),后者假設無沖突立即處理。若實際發生沖突(如多位顧客爭奪多佛鰈魚),則需停止烹飪、重新調度。雖然看似低效,但 Aptos 廚房的極速處理能力通常能消化這種損耗。
Aptos 動態沖突解決?
來源:VanEck Research(2024/12/23)
Aptos 的開發友好性
不強制聲明狀態依賴,降低開發復雜度
適合需靈活性的應用場景(如訂單條件執行)
Sui 執行高效性
預先解決沖突,減少計算資源消耗
在高競爭場景(如 DEX 套利)表現優異
但可能因「寫入鎖」導致部分狀態被獨占
極端場景測試
Aptos 在高沖突時可能遭遇調度瓶頸(遵循 Kingman 公式:系統負載趨滿時,微小流量增長將引發指數級延遲)
Sui 寫入鎖可能導致資源利用低效
本地費用市場
不同應用可獨立定價 Gas 費(如 Aftermath Finance 的 SUI/USDC 池可單獨提價)
對比 Aptos / 以太坊的全局費用市場(單個應用擁堵導致全網 Gas 上漲)
類比:Sui 餐廳各烹飪區按需求定價(海膽意面提價不影響牛排卷餅),Aptos 則全局統一定價(酸橘汁腌魚冰淇淋需求激增導致紅鯛魚披薩費用上漲)。
服務級別協議(SLA)
驗證者可承諾每日交易延遲與定價
保障企業級應用免受鏈上其他活動干擾
最終性時間:Sui 占優
來源:Circle, 項目文檔(2024/12/19)
對簡單支付類交易,Sui 通過兩大機制實現超低延遲與高吞吐:
快速通道(Fast Path):繞過共識機制,延遲低至 300 毫秒
領航魚(Pilot Fish):驗證者可通過添加服務器實現近乎無限的擴展
其技術根基在于對象化狀態架構 —— USDC 等資產作為獨立對象由用戶直接持有(而非以太坊的合約記賬模式)。當兩用戶同時轉賬時,Sui 可并行處理(修改各自對象所有權),而 Aptos/Solana 需串行訪問同一智能合約。
Aptos 的應對:Quorum Store
通過優化共識過程提升吞吐:
允許非領導者驗證者參與交易傳播
領導者專注區塊提案與廣播
可能加劇高沖突場景的調度挑戰
Sui 為提升速度省略 DAG 認證環節,可能更易受網絡丟包影響(如 5/100 驗證者丟包 1% 即顯著降速)。此外,惡意驗證者攻擊面大于 Aptos。盡管 PoS 系統重大攻擊仍屬理論風險,但隨著生態成熟,這種隱患可能放大。
數據來源:Artemis XYZ(2025/1/21)
關鍵應用
Sui:借貸協議 Suilend/Navi(TVL 超 4.5 億)、永續合約 BlueFin(日均交易量 2.5 億,全鏈排名第 7)
Aptos:穩定幣\DEX 協議 Thala(TVL 1.35 億)
激勵策略與「雇傭資本」風險
Sui:2023 年 10 月承諾 1.57 億 SUI(現價約 3 億美元)激勵生態,預估年化收益增加 5.2%-10%
Aptos:提供 6.5%-20% 的 APT 獎勵吸引流動性,預估年度激勵支出 1 億美元
兩者均面臨「雇傭資本」問題——用戶僅為套利獎勵而來,生態可持續性存疑
活躍開發者:Sui 280 人 / 周 vs Aptos 272 人 / 周(以太坊 3300 人,Solana 1200 人)
谷歌搜索熱度:Sui 為 Aptos 的 9 倍,過去 90 天有 17 天超過 Solana,16 天超過以太坊
尚未出現真正差異化成功應用(如 Sui 的 FanTV、Birds 用戶量低迷)
Sui 為交易者構建了更優系統,具體體現在:
可編程交易塊(PTB)
單個交易可動態調用多達 1024 個指令,實時結合鏈上 / 鏈下數據決策(如 DEX 聚合器利用 ASIC/GPU 計算最優路徑)。
超越 Solana 的賬戶數量限制(64 個輸入賬戶),支持復雜交易(如同時操作超 100 個對象)。
Gas 費用機制
Sui:驗證者設定基準價,用戶可附加優先費插隊。采用本地費用市場,高需求應用獨立定價(如 Aftermath Finance 的 SUI/USDC 池可單獨提價)。
Aptos:治理設定 Gas 底價,費用全局浮動。無優先費機制,高需求場景全網上漲。
DeepBook 流動性層
內置于 Sui 鏈的中央限價訂單簿(CLOB),聚合全鏈流動性。
降低 DEX 滑點,削弱頭部應用的流動性壟斷優勢。
影響:
做市商在 Sui 更新報價的成本更低(單交易批量更新數千訂單)。
Sui DEX 的價差可能優于 Aptos,吸引更多交易量。
獨特設計:
Sui 存儲基金:網絡向驗證者支付新鑄造的 SUI,補償長期存儲成本,形成代幣通縮壓力。
APT 通脹與銷毀平衡:高交易量可能使 APT 進入通縮,但當前年通脹仍高于銷毀量。
智能合約平臺(SCP)總市值
預計 2025 年底達 1.1 萬億美元(當前 7700 億,+43%)
基于美國 M2 貨幣供應(預計 2025 年 22.3 萬億,年增 3.2%)回歸分析(R2=0.36)
Move 系市場份額
當前 2.7%(Sui 2% + Aptos 0.7%)→ 2025 年 6.5%??
價格預測
SUI:5.5% 份額對應 610 億市值,30 億流通量 → 16 美元(現價 3.75,+326%)
APT:1% 份額對應 110 億市值,5.07 億流通量 → 22 美元(現價 7.3,+201%)??
我們的結論
現有證據表明,Sui 憑借其性能優勢和擴展潛力更具競爭力。其獨有的本地費用市場、領航魚架構和快速通道設計,為高頻交易者提供了更優的 DeFi 定價環境。加之強大的社區敘事能力,Sui 在代幣表現和生態活躍度上已建立領先地位。
然而,Aptos 在開發靈活性和鏈穩健性上的優勢不容忽視。盡管 Sui 當前在 TVL、DEX 交易量等經濟指標上大幅領先,但加密市場的動態變化可能迅速扭轉局面。長期來看,勝負將取決于誰能持續創新并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生態繁榮。
五大核心風險
業務拓展困境:兩者均未形成技術開發與生態擴張的協同策略。若無法培育出真正利用其技術特性的殺手級應用,生態繁榮恐難持續。
技術壓力測試缺失:現有交易以簡單轉賬為主,尚未經歷 Solana 級 DEX 交易量的極端考驗。Pilot Fish 等創新功能在高壓場景下或需妥協調整。
競爭威脅加?。?/p>
Solana Firedancer 升級:2025 年性能升級后或反超 Sui/Aptos
新銳公鏈:Monad 的技術社區雙重優勢、Berachain 的投機動能
歷史教訓:高性能鏈易被后來者取代(如 EOS、Tezos 的衰落)
宏觀經濟波動:加密資產與 M2 貨幣供應強相關(R2=0.36)。若美聯儲收緊流動性或全球爆發金融危機,SCP 市值可能大幅縮水。
監管黑天鵝:FIT 21 法案若設置嚴苛去中心化標準,可能將 Sui/Aptos 歸類為證券,限制其面向合格投資者以外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