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量子號
據 TechCrunch 報道,谷歌稱其新量子芯片表明存在多重宇宙,啥情況?我們接著往下看。
谷歌周一發布了其最新、最出色的量子計算芯片“柳樹”(Willow)。谷歌對這款芯片的速度和可靠性能的宣稱本身就很有新聞價值,但真正吸引科技界注意力的是谷歌在關于這款芯片的博文中的一個更夸張的說法。
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創始人哈特穆特·內文在博文中寫道,這款芯片的速度快得令人匪夷所思,它一定是從其他宇宙借來的計算能力。
因此該芯片的性能表明平行宇宙是存在的,并且“我們生活在多元宇宙中”。
以下是原文:
Willow 在這項基準測試中的表現令人驚嘆:它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了一項計算,而當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之一需要 1025 或 10 的 10 次方年才能完成這項計算。如果要寫出來,就是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后面 25 個 0)年。這個驚人的數字超過了物理學中已知的時間尺度,也大大超過了宇宙的年齡。這證明量子計算發生在許多平行宇宙中,與我們生活在多元宇宙中的觀點一致,而多元宇宙是大衛·多伊奇首次提出的預測。
一些人對這一關于現實本質的言論持懷疑態度,但令人驚訝的是,互聯網上其他自稱了解這些事情的其他人認為,內文的結論非常有道理。多元宇宙雖然只是科幻小說中的東西,但也是量子物理學奠基人認真研究的一個領域。
不過,持懷疑態度的人指出,谷歌所宣稱的性能是基于幾年前谷歌自己創建的用于測量量子性能的基準。僅憑這一點,并不能證明平行版本的你并沒有在其他宇宙中運行,而只能證明基礎測量標準的來源。
傳統的數字計算機是根據比特是 0 還是 1(開還是關)來計算的,而量子計算機則不同,它依賴于極其微小的量子比特。這些量子比特可以是開或關,也可以是兩者兼有(介于兩者之間),它們還可以利用量子糾纏——這是宇宙最微小層次上兩個或多個粒子之間的一種神秘聯系,無論它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它們的狀態都是聯系在一起的。
量子計算機利用這種量子力學來計算目前傳統計算機無法解決的高度復雜問題。
問題在于,計算機中使用的量子比特越多,出錯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目前尚不清楚量子計算機是否足夠可靠、是否足夠強大,是否能不負眾望。谷歌開發 Willow 的使命就是減少這些錯誤,而內文說,它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