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Haotian
為什么「Narrative 敘事無用論」是行業毒瘤?
1)敘事并非單個概念,是概念被主流市場接受后發酵的結果。某個概念被提出后,一開始本沒有「敘事」,只有關聯的創業項目多了,市場聚焦討論了,用戶產生品牌印象了,資本開始布局了,才能構成敘事。
單個概念只代表技術差異化,并不能形成敘事。很多人只是反感「造概念」博眼球謀利的行為,并非「敘事」本身;
2)敘事要遵循一定的商業演變邏輯。技術框架夠不夠 solid,前后端產品體系是否完善,商業模式是不是行得通,生態落地應用能否跟上,市場用戶增長速率怎樣,未來收益預期能否落定等等都得考慮。邏輯不通或沒有持續性都構不成真正的敘事。
VC 下重注投資,創業者 All in Build 都是基于這些商業邏輯推演。MEME 這種有話題性,情緒 Fomo 屬性的投資品能找到投資邏輯,但某種程度是「交易博弈論」,而非「商業演變趨勢」。所以,嚴格說 MEME 是缺乏商業邏輯的情緒性「敘事」。
3)敘事能聚攏市場的「注意力、創新力、資金、人才、資源」產生合力。為什么創業者喜歡追敘事,好融資、好傳播、好招人、好整合資源,事半功倍。
這意味著,詐騙分子或許會借助敘事抽取市場的流動性,好在敘事的商業邏輯注定了,詐騙分子要同時搞定 VC、交易所、技術極客、研究員、KOL、以及廣大用戶才行。MEME 方向詐騙陷阱多就源于一條鏈上的商業邏輯關卡失效了。
4)敘事會自我進化(延展、分化甚至消亡),存在創新周期。模塊化敘事帶動了 B 端市場的開發力量爆棚,但過于分散后會推動「鏈抽象」的到來;ZK 本來只是一項技術手段,但當同 / 異構鏈過多后,就會催生 zkVM 成為新焦點;Restaking 敘事短期帶動了 TVL 積分 Farming 熱潮,但若 AVS 服務商業化落地不及需求,整個敘事也會有消亡的風險。
本質上,市場并不排斥「敘事」。若技術無法實踐,應用無法落地,商業無法閉環,大家的投資預期得不到「交付」,「敘事」被騙局主宰了,才會遭排斥。
5)敘事能推動行業的成熟和進步。能經受時間考驗的敘事價值無法言喻,Crypto 這么多年了都堅守「去中心化」的大敘事,成就了多少 Crypto 從業者。敘事可以被炮制,可以被攢局,可以被操縱,但這樣的敘事邏輯注定是曇花一現。
喜聞樂見,敘事不斷涌現、進化、迭代和洗牌,這種生生不息的 Crypto 創新活力,才是市場走向成熟的最好印證。
與其在信仰的「荒漠」里煎熬,不如來敘事的「綠洲」里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