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oinTelegraph;編譯:鄧通,喜來順財經
本文探討了 2009 年至 2012 年的關鍵年份,重點關注神秘的化名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 出現時的全球背景和挑戰。 該系列文章從比特幣協議的創建開始,并概述了數字貨幣領域早期的其他重要里程碑以及山寨幣的出現。
這一時期為創新和多元化奠定了基礎階段,這將成為加密貨幣生態系統未來的特征。
今天所知的加密貨幣首次出現在 2008 年 10 月 31 日,比特幣的匿名創建者中本聰向密碼朋克郵件列表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其中包含一份題為“比特幣: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的白皮書,其中成員討論了密碼學和隱私增強技術:社會和政治變革的工具。
當時,世界正處于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最嚴重時期,這是近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之一。 這一事件被歸咎于國際金融機構的過度冒險、銀行內部有毒資產的積累以及美國房地產泡沫的破裂。
九月份,危機達到了頂峰。 2008年12月15日,華爾街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 這最終導致了世界范圍內國民經濟的危機,即所謂的“大衰退”。
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聰給密碼朋克的郵件列表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寫了一篇關于電子現金系統的文章,該系統將“完全是點對點的,沒有可信任的第三方”,并分享了比特幣白皮書。
該論文將現有的密碼學概念與分布式賬本技術相結合,并引入了獨立于中央機構的去中心化系統。 當時,獲獎者可能不知道該項目將為整個加密貨幣行業在 2021 年達到頂峰時鋪平道路——價值 3 萬億美元。
加密貨幣市值,來源:CoinMarketCap
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區塊鏈上線,當時中本聰挖掘了創世區塊,并嵌入了一條消息:“2009年1月3日,泰晤士報財政大臣即將對銀行進行第二次救助。”這條消息引用了英國《泰晤士報》在同一天發表的類似標題。許多人將這一信息解讀為對傳統金融帶來的不穩定性的評論。
幾天后,中本聰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宣布推出第一個版本的比特幣。2009年1月9日,這位匿名比特幣創造者解釋了比特幣的基礎知識,包括如何挖礦和發送比特幣。中本聰還解釋了比特幣的總供應量,并談到了后來被稱為比特幣減半的問題。
2009年1月12日,世界上第一筆比特幣交易發生了,中本聰向美國程序員哈爾·芬尼(Hal Finney)發送了10個比特幣。芬尼是密碼朋克郵件列表上的常客,也是比特幣最早的采用者之一。
快進到 2010 年,標志性的比特幣披薩日和現已不復存在的 Mt. Gox的建立等事件發生了。2010 年 5 月 22 日,程序員 Laszlo Hanyecz 在 BitcoinTalk 在線論壇上出價 10,000 比特幣購買兩個大披薩。 Jeremy Sturdivant 接受了 Hanyecz 的提議并送餐以換取比特幣。 這標志著比特幣的首次現實世界交易。
2010年7月17日,Mt. Gox交易所成立。程序員Jed McCaleb在BitcoinTalk論壇上宣布了該交易所的創建。該交易所為用戶提供了一個交易比特幣的平臺,為未來的交易所鋪平了道路。
2011年,比特幣在獲得巨大收益的同時也遭受了巨大損失。2011年2月9日,比特幣在Mt. Gox的價格首次突破1美元,證實了比特幣作為一種新型金融資產的價值。然而,幾個月后,中本聰發出了他最后一次經過驗證的通信。
2011年4月26日,中本聰與Gavin Andresen進行了電子郵件交流,Gavin Andresen是早期比特幣社區的關鍵人物,于2010年12月接管了比特幣的開發。在這封電子郵件中,中本聰表達了轉移到其他項目的愿望,不再直接參與比特幣的開發。這標志著中本聰與比特幣社區已知互動的結束。
中本聰離開后,最重要的發展之一是山寨幣的出現。2011年10月7日,Charlie Lee通過開發者平臺GitHub上的開源客戶端發布了萊特幣。該網絡本身于10月13日上線。
2012 年,有兩個關鍵時刻: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推出,以及 XRP 的發行。
雖然當時的社區成員可能并不明顯,但早年發生的事件影響了該技術的更廣泛采用。 從比特幣的創建到中本聰的離開,這些事件將作為為新資產類別鋪平道路的基石而被載入史冊。
請繼續關注追蹤加密貨幣歷史系列的下一篇文章,其中探討了比特幣的擴張和以太坊的早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