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witter@DaPangDunCrypto;來源:SevenUp DAO
2月13日,CKB的聯合創始人Cipher提出了RGB的擴展協議:RGB++。隨即在市場上引起很多人的關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CKB的二級市場價格。
在這份協議出來之前,我與Cipher針對RGB協議有過幾次深入的交流,討論了該協議的雛形構思,因此寫一個短篇闡述我對于RGB++這個協議的通俗理解、個人看法及我認為該協議可能的作用。
一、概述RGB++:擴展RGB技術的使用場景
概括來說,理解RGB++分為以下幾點:
1.1它是一個基于 RGB 的擴展協議
它利用了部分RGB協議中的技術,嚴格上不完全屬于RGB的生態項目,但是擴展了RGB技術的使用場景;
1.2它擴展了當下RGB協議的能力
解決了當下 RGB 協議在實際落地中的技術問題,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驗證環節”“合約可編程性”“圖靈完備的虛擬機“等;
1.3 它是通過UTXO同構映射來實現的
將比特幣 UTXO 映射到 Nervos CKB的 Cell 上,并利用 CKB 鏈和 Bitcoin 鏈上的腳本約束來驗證狀態計算的正確性和變更所有權的有效性。這種同構映射的思路我認為有較強的可擴展性。
二、為什么要提出RGB++協議?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是一個深耕RGB協議的研究者,一直跟進RGB協議的發展和生態的發展情況。在持續的調研中,我發現盡管RGB協議在設計上非常美好,但是在實際落地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2.1RGB開發相對緩慢
原因之一是絕大部分的設計都是新的理念或是形成一個新的標準,這些都需要細致的全局構思和全新的代碼實現;
原因之二是整個協議層參與的開發者數量較少,從LNP/BP的人員構成還有當下生態項目的數量可見一斑。
2.2 RGB的開發受到一些非受控因素影響
比如:RGB一般來說要構建在閃電網絡上,然而當前的bolt-In又不能很好的支持RGB的合約,所以LNP/BP協會提出了一個新的閃電網絡標準bifrost,但是這又需要很多的工作要做,甚至需要等待閃電網絡的整體發展;
再比如:RGB的轉移中會涉及到invoice和committee的傳遞,當前可以通過比如web2(推特、tg等等)或者p2p的網絡來進行,但是如果從統一層面來看的話,需要一個標準的傳輸標準來進行,這是storm節點,但是構建這樣的網絡也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2.3 RGB的AIuVM虛擬機目前缺乏完善的開發工具和實踐代碼
也就是說,即使現在v0.11完全release了,也仍然需要不少時間來檢驗虛擬機的性能和可靠性,也需要很多時間來積累通過AIuVM開發代碼的經驗甚至標準庫。
這些問題讓RGB在這個爭分奪秒的市場多少顯得有些異類,很像是BTC早期時代的開發狀態,這會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市場周期的影響(錯過資金牛市期),情緒的影響,其他新技術融合(其他技術與RGB部分技術的結合實現“搶跑”)的影響等等。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RGB極具成長性,但協議完全體落地需要時間較長且具有不確定性
這就是RGB++協議提出的背景和要解決的問題。
三、RGB++解決方案的技術重點:同構映射
因此,在早期的交流中,重點在“如何解決RGB落地中的這些問題”“是否可以利用CKB現有的技術來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上。
Cipher創造性的利用了RGB的核心點“UTXO”和CKB的底層架構同源的特點,提出了“同構映射”的方案,并逐漸鋪設出了“RGB++”的協議內容。
參看下圖,他將RGB協議中的兩個關鍵點與CKB的架構做了結合:
1)作為RGB容器的UTXO可以和CKB的Cell進行映射通過Cell中的lock來實現
2)作為驗證的鏈下客戶端驗證可以轉變成CKB的鏈上公開驗證,驗證的數據和狀態可以對應上Cell里的data和type
來源:https://talk.nervos.org/t/rgb-protocol-light-paper/7733
通過“同構映射”,實現了RGB上committee在CKB上進行解析的過程,并且,配合兼容性,用戶依然可以在RGB上進行解析,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功效。
如果再深入分析,事實上Cipher將RGB的技術進行了“解析化”“模塊化”,然后思考某一個模塊是否可以有其他的技術路線或者替代選項,從而衍生更多的可能性。
而在“同構映射”后,擴展性就自然而生,可以實現各項擴展功能(具體請參考白皮書):
3.1交易折疊
利用 CKB Cell 的可編程能力,可以將多筆 CKB 交易與一筆 Bitcoin RGB++交易對應,這樣就可以將低速低吞吐量的 Bitcoin 鏈使用高性能的 CKB 鏈進行擴容。
如果將“交易折疊”再做擴展,原則上并不是每一次狀態變化都需要在bitcoin上同步,相當于在CKB上加入了“鏈下驗證”這樣的選項。
3.2 無主合約
無主合約指的是任何人在滿足合約的約束前提下都可以對狀態進行變更,而不要求指定的數字簽名提供方進行變更。
這種合約為復雜的合約方式比如AMM等創造了基礎
3.3 非交互式轉移
RGB 協議轉賬的一個提點是需要雙方通訊某些信息才能完成,其帶來了一定的優勢(不會收到scam的token等),但是也增加了用戶理解難度和產品復雜度。RGB++可以利用當前的優勢,將交互行為放置在 ckb環境里面,采用發送-領取兩步操作來實現非交互式轉賬邏輯。
這種轉賬邏輯是實現大規模空投的基礎。
3.4 AMM+DEX
可以引入CKB的網格AMM設計,從而實現基于UTXO的做市商模型,雖然與Uniswap的價格曲線做市模型不同,但是對于UTXO模型來說已經是長足的進步了。
四、RGB++協議的作用
由于協議剛提出,具體的開發實現還沒有完成,加上很多人對于RGB協議本身并不足夠了解,因此對于RGB++可能引起的“化學反應”還不太敏感,我將從以下幾個層面闡述我對于RGB++協議作用的觀點:
4.1對于CKB:RGB++會是其爭奪比特幣正統L2市場的關鍵錨點之一
CKB因其POW機制+增強的“UTXO”模型享有“正統性”,但其網絡及生態發展在早期的眾多明星機構投資后并沒有亮眼的表現。
其在今年轉向到比特幣L2后,我認為這對于CKB是一個重大的機遇期。一方面相關的技術底層、基礎建設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逐步完善,另一方面算是恰逢其會了這一輪的熱點。
在和Cipher的聊天中,他提出一個讓我非常受益的觀點:
比特幣L2之爭的關鍵點在于L1
RGB++讓CKB與比特幣主鏈之間產生了更深刻的聯系,從而為其帶來了更多的“正統性”,這就是我認為其是關鍵錨點之一的原因。
題外話:關于“正統”L2
L2的概念相對成熟的說法是從ETH上發展而來的,隨著各種L2方案的發展、模塊化的發展,L2的定義越來越模糊,在ETH上更貼近于實用主義的思路,所謂“正統”的概念是淡化慢慢的。
但是對于比特幣網絡而言,“正統”的概念一直以一種比較強的信號呈現于其整個發展過程中。當下,按照我個人的觀點,L2的“正統性”強度(由高到低)依次為:
1)閃電網絡、RGB、BitVM
對于這三者大家都比較熟悉了,總體來說,三者實現的路徑有本質上的區別,且針對的點也有所不同,當前發展程度閃電網絡相對最為成熟,其次是RGB,最后是BitVM
2)側鏈
諸如Liquid、Stacks、CKB之類,他們大多數依然是基于UTXO的架構,加上一定的變形或者創新,實現在擴展性(如隱私性、可編程性)的提升、共識機制上的優化。
側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BTC的實驗鏈,實驗在BTC主鏈上的一些新功能或暫時無法實現的功能。
3)其他
這部分可能包括“基于跨鏈協議的L2”“基于EVM的L2”等,我基本贊同Aiian老師的看法
來源:https://twitter.com/AurtrianAjian/status/1755121187741720964
4.2 對于RGB:RGB++擴充了其與其他UTXO架構公鏈結合的可能性
RGB協議本身就有與其他UTXO架構公鏈結合的可能性,LNP/BP協會的官推表明會支持與Liquid的互操作性。
來源:https://x.com/np_bp/status/1747930079252951058?s=20
通過CKB與RGB部分技術的結合,會在一定程度上驗證這種結合的“實踐有效性”。
更近一步來說:如果我們將RGB++協議再抽象一下,變成一個更加寬泛的擴展層,用于對接RGB協議與所有UTXO架構且有一定擴展性的公鏈,那么它的敘事和價值會大大增強,這也是我認為Cipher有可能會在下一階段努力的方向。
同時,這也為RGB生態中的項目發展提供一些其他的備選項,這種備選項不同于簡單的“多簽跨鏈橋”,而是基于原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