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板是中國證券市場中較為年輕的板塊,于2009年6月1日正式開市。相比主板和中小板,創業板具有注冊資本、凈資產、流通股本等多項條件上的寬松要求,對于初創企業提供了更好的融資渠道和更佳的入市標準。自成立以來,創業板已先后迎來兩批股票上市公司,目前共有超過1500家上市公司,這些公司所在的多個領域代表著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行業的最新發展方向。從新松機器人到智飛生物,創業板上市公司涵蓋了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互聯網技術、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其中,人工智能領域屬于創業板快速發展的板塊之一。例如,深圳市贏時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其產品能夠實現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智能推薦等功能;中科院自動化所系列機器人產品及應用和武漢增速電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東方電氣系列新能源汽車電控產品等也是創業板人工智能領域的佼佼者。此外,醫療領域廣泛涉及生物醫藥、醫療設備等方向,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同樣存在較多代表。比如著名的華大基因、天士力、安圖生物等公司,均深耕于中國高端醫藥產業,積極推進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靶向藥物研發、化學藥物研發等方向的探索。而在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中,互聯網科技所涉及的領域也是不可忽略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中,與互聯網相關的企業有數百家,包括了從電商平臺、線上金融到游戲開發等眾多方面。其中以有贊、字節跳動、美團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都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優秀代表,已成為企業級客戶和消費者服務體驗的標志性平臺。當然,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科技所涉及的領域也日益蓬勃發展,創業板上市公司中,以小米、平安普惠等為代表,均深耕技術與金融結合的創新領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總的來說,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涵蓋面非常廣泛,也正是這樣的一個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的企業加入到創業板當中。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創業板也將會迎來越來越多優秀的企業,推動著中國產業的持續發展。